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际板脚步越来越近 AB股走势越来越弱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2日 02:59  金羊网-新快报

  沪指从5月19日最高2884.14点下跌至6月10日最低2672.32点,16个交易日最大跌幅达到7.3%。

  上周B股市场更连跌4日,尤其是周四、周五两天的暴跌更伴随成交量的急剧放大。翻开B股的走势,类似的情况在4月27日已发生过一次。上证B指当日大跌5.33%,深证B指跌幅也达到2.56%,当日B股个股亦一片惨绿。

  从4月25日两市B股开始步入下降通道算起,截至上周五收盘,上证B指已跌去20.28%,远超上证A股综合指数同期8.82%的跌幅。

  市场普遍认为,A、B股的走势变弱与国际板不无关系。

  国际板,是指中国正推进境外企业在A股发行上市,这些企业在A股上市后因其“境外”性质被划分为“国际板”。资料显示,“国际板”这一概念最早提出,是在2007年4月上交所创新实验室提交的《市场质量报告》中出现的,2008年,“国际板”才真正被纳入决策层的视野。

  另类风景

  A股国际板概念股集体走强

  就在5月17日,证监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建军表态,“国际板推出条件快要成熟,但具体时间还没定。”之后,便引爆了A股市场国际板题材的炒作热情。

  5月17日当天,两市第一家外资控股的上市公司东睦股份率先拉出第一个涨停。

  5月18日,随着有关国际板的相关消息不断蔓延,并有报道中列出了28只外资参股、控股的上市公司,A股由此按图索骥开始引发一股国际板概念股的炒作。在喜欢讲故事的A股市场中,继新三板收益股、涉足稀土股之后,国际板概念股成为新的故事主角。

  东睦股份继前一天涨停后,再封死涨停,并创出历史新高,无疑成为国际板概念股中的龙头品种。而上述第一份表中所涉及28家有外资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当天就有其中8只股票涨停,分别是联美控股、东睦股份、多伦股份成霖股份、四川双马、大江股份万业企业S佳通,除耀皮玻璃不涨不跌,ST三星和世纪星源停牌,国际板概念股可谓全线飘红,平均涨幅达5.47%。而万业企业在当天第一只涨停,开盘不久后的9点47分就封住涨停板。此外,珠海中富襄阳轴承、丰华股份、阳光股份收盘涨幅皆在5%以上,另有12股收涨。

  数据显示,自5月17日至5月25日短短7个交易日中,东睦股份有3个交易日拉出涨停板,最大涨幅达到令人惊讶的53%,后来居上的联美控股则4次拉出涨停板,最大涨幅也达54%,万业企业4个交易日的涨幅便达34%,最大涨幅超过20%的品种比比皆是。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短期暴涨后,在大盘指数不断走弱之下,国际板概念股也曾出现过一波快速回落,但随着国际板的脚步越来越近,此概念随后又出现过一次强劲反弹,强势品种的反弹幅度在15%-20%不等。

  多家公司忙澄清

  起初媒体报道中列出的28只受益国际板概念的股票,在大幅上涨后,很快便有媒体发现,这些股票中也有伪君子。如龙头品种联美控股在第一个涨停的晚间,就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是汕头市联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中资公司,不存在外资参股及控股的情况。斯米克也在当日表示,“公司将受益于国际板的推出”传言不属实。而一度跟风大涨的襄阳轴承,其最终控制人是湖北省国资委,对于有媒体报道的美国天胜控股的天胜轴承,目前襄阳轴承对其是既不参股更不控股。同样,深发展A也没有外资概念。相反,名单之外,同具备外资参控背景华映科技(与名单中的ST厦华为同一实际控制人)、雷柏科技(大股东为热键电子(香港)有限公司)等多只个股却毫无涨势甚至收跌。

  至于外资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被炒作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比价效益、并购题材、借壳、外资控股股权转让等方面的题材。

  而新快报“赚钱”当时也指出国际板概念股的炒作体现出的最大特征就是都属于绝对股价较低的品种,涨停品种启动前的股价皆在10元左右乃至更低,炒作标的仍与当前大市缩量中低价股仍为主流的格局相符。

  主要推手为江浙游资

  从5月18日东睦股份、联美控股、成霖股份、四川双马及深国商等领涨股的龙虎榜看,入场爆炒的资金大部分为江浙、深圳等向来手法凶悍的游资,无一机构现身。其中东睦股份的买入席位前五更为江浙游资包揽;相反,在四川双马的卖出席位前五中,1家机构卖出909万元。至少反映机构资金对此题材的汹涌涨势仍相对谨慎。

  而在经历短暂调整之后的第二波炒作中,成交回报数据依然显示,每日买卖最大的前5个席位中,仍然是前期出没频繁的江浙以及北京的著名游资席位。

  寻找国际板概念龙头股

  “国际板推出是确定的,不确定的只是时间。在没有具体时间之前,对于国际板扩容压力没必要过分担心,还不如多关注国际板概念股。这个概念和创业板、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一样,会持续地被挖掘、预热、炒作、演绎,直到国际板真正推出。”宏源证券一位分析师认为,在股指期货和创业板推出前,其龙头股中国中期鲁信高新的炒作就经历了如此几个阶段。

  申银万国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专栏)则表示,有外资参股的境内企业,外资是否能成为国际板上市公司尚还不清楚。但中国的股市里每推出一个新概念,注定都会有一段可大可小的炒作传奇,直到故事讲完。国际板概念也一样,也会反复炒作直至国际板的真正推出。所以,炒作国际板概念股也要把握好节奏。

  多空激辩国际板

  正方

  国际板绝对不是“洪水猛兽”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

  “让世界一流、最优秀的外国企业到中国来挂牌上市,又有何惧怕呢?我们的国际板将是十分苛刻而挑剔的,而且挂牌数量会有严格限制,国际板绝对不是少数人想像中的‘洪水猛兽’。相反,未来国际板挂牌的、世界一流的大公司,不仅能给中国投资者带来‘按季分红’的透明、稳定的回报,更能让中国投资者认识到什么叫真正意义上的‘蓝筹股’,什么才叫规范的‘公司治理’,这将有利于本土上市公司跟进学习与不断改进,以防夜郎自大、故步自封。”

  反方

  近期推出国际板弊端极大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微博 专栏)

  我坚持认为年内推出国际板弊极大、利极小,风险与伤害很大。

  一、为何欧美、新加坡容许我国公司去上市,我们则不能让它们来?这公平吗?公平的。欧美、新在资本项目下货币自由兑换早已实现,各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体系、资本市场都十分成熟,因此平均股价都较低,中国等新兴国家公司去那里上市,对它们的市场毫无冲击。因此,我们从来不允许外企单独来上市。

  二、从来没有任何国际协议要求我国开放证券市场。2001年加入WTO时,我们只承诺允许外国券商可以直接从事B股交易,并来参与我国证券市场的中介业务与服务性营业活动,从未同意过让外企到我国A股来上市,并且从没有时间表。故,这次不是欧美、日在压我国开放证券市场,而是我国有人在主动积极推动此事。这种情况,在世界上很罕见。

  三、市场传闻急于推出国际板的原因有二:一是到上海主板上市的好公司、新公司资源日益少了,很少有当年的招行、宝钢、长江电力之类的公司了。二是希望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我认为解决第一个问题可由中央协调在上海推出“创业板二板”和“中小企业二板”与深圳并驾齐驱,只要保住中国利益即可。第二个更不是问题,国际金融中心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逐渐形成的,哪能为此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呢?究竟是早日出现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名义重要,还是避免外企来按我国“高价”圈走几百亿、上千亿真金白银重要呢?

  四、日本从1980年7月起资本项目完全开放,货币完全自由兑换,又过了5年后开放证券市场,东京早已是金融中心城市,最多时142家外企上市,后发现运行十分不顺,其股价高、圈钱多,则对外企多加法规,使外企不知所措,现仅剩下12家外企了。日本东京至今仍是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啊!

  五、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是在经济发展较为成熟、有能力应对外资冲击的情况下,才逐步放开证券市场。

  就我们能收集到的资料,有包括美、英、意、德、法等国家地区是先逐步开放证券市场,后开放资本项目,允许本币与外币自由兑换的,然而,应该指出的是,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在经济发展到较成熟,完全不怕外资冲击的情况下,谨慎地开放证券市场。有的国家还几次开放,几次关闭。而中国目前若开设“国际板”,允许外企上市,资本项目也无法开放,即我们预计人民币在5年—8年内无法完全自由兑换。

  而另有大批国家包括日本、巴西、智利、秘鲁、委内瑞拉、挪威、芬兰、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更加小心,完全是在货币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完全开放后,才谨慎开放证券市场的。我国目前官方汇率(与美元)为1∶6.49,PPP(购买力评价)则为1∶3.84,是相距甚远的两条平行线,只能走日本、巴西、马来西亚等国的道路,决不能走前一条道路,否则将使我国的国家利益、经济发展受到伤害。

  我认为,必须是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可完全自由兑换、国家法人股全流通、货币政策等中性,国内外股价基本持平时方可推出,现在还无这些条件,急急推出,于我国极端不利。

  各方声音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何刚:

  草推国际板

  担心沦为外企圈钱机器

  虽然从中国股市的长远发展来看,国际板的推出是大势所趋,但这并不意味着现阶段中国股市就适合推出国际板。“毕竟目前的中国股市还很不成熟,还只是一个为融资服务的场所,投资者的利益被严重忽视。可以说,中国股市还是一个畸形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草草推出国际板,公众很难排除对国际板沦为外企‘圈钱机器’的担心。”

  国泰君安边风炜:

  股民会放弃

  只为融资存在的市场

  若一个市场只为融资而存在,总有一天股民会放弃。

  据统计,截至5月17日,包括IPO、增发以及配股在内,今年以来上市公司从A股“抽血”已高达3380.35亿元。其中,IPO募资1329.414亿元,增发募资1824.649亿元,配股融资226.2845亿元。

  此外,上市公司高管“逢高减持”迹象明显,前四个月减持净额分别为2.2亿元、5亿元、7.3亿元、6.8亿元。5月第一周依然加速减持,达到3.2亿元。

  以上数据只想表明,中国股市对融资和扩容的需求有多饥渴,供求关系明显失衡。以前新股破发往往成为融资暂停的信号,但如今新股破发已成为常态。

  前期《人民日报》发文,“市场偏重于融资期待股市重回报”,希望这真正代表管理层的心声。此时判断指数的过程再度成为一个对政策期待的过程,这样的反复本身就是一个“杯具”。

  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专栏):

  B股并入国际板?

  请不要再坑害投资者

  建立B股市场的重要目的,就是为弥补外汇资源不足,狭隘的目的导致了一连串后遗症。以为开发B股可让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结果小小的B股市场完全丧失了定价能力,交易极度不活跃,企业根本不愿意在B股上市,最终结果是B股成为僵尸市场。

  2001年B股对内地个人投资者开放,让他们大受损失,成为高岗上的哨兵,至今未能解套。如果此次B股并入国际板,解放了B股的投资者,而投资国际板的人会成为回归的红筹股公司的最后哨兵。请不要再坑害投资者,一之为甚,岂可再乎?

  谁会成为国际板第一股?

  汇丰先拔头筹的声音最为高涨

  对于来国际板上市的企业,先考虑国际公司还是红筹公司,目前尚未有明确定论。

  至于有消息称,为保证国际板运行的纯正血统,制度层面可能会对首批公司要求更严,以纯外资公司更为优先,但未得到官方正式回应。

  倒是跨国投行们给予了分析和展望,瑞银证券发布的报告提到三类可能在A股上市的“外企候选人名单”。第一类是在内地有不少业务的外国公司,包括宝洁、可口可乐、联合利华、家乐福、沃尔玛,以及西门子、戴姆勒奔驰、大众汽车、通用电气、IBM等;第二类是绩优香港本地上市企业,即香港蓝筹股,包括汇丰控股、东亚银行等;第三类则是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即香港红筹股,包括中移动、中海油、联想集团、华润创业等。

  随着国际板相关规则制定接近完成,不少外企都有表达出首批登陆国际板的愿望,并着手开始准备。包括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宝洁、可口可乐、壳牌和奔驰等公司都曾公开表示有登陆国际板意向。而汇丰先拔头筹的声音最为高涨。

  就在上海陆家嘴论坛尚福林(专栏)发言的时候,台下坐着的一位女士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史美伦,中国证监会前副主席、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副主席。她曾对媒体表示,国际板一推出汇丰银行即会提出申请。

  汇丰银行(中国)行长兼行政总裁黄碧娟则曾明确表态,汇丰希望可以在开展国际板的时候,成为首家登陆A股的上市银行。而汇丰集团亚太区行政总裁王冬胜也曾表示,在登陆国际板方面,汇丰已经做好准备,“在监管允许的最短时间内,汇丰就能够完成上市筹备工作,现在最重要的是等待相关条例的出台。”

  市场有消息称,汇丰银行初步选定中金和中信证券提供上市服务,融资规模相当于50亿美元左右。

  上海建设国际板进程

  ●2007年4月 上交所《2007年市场质量报告》提出要加快大型企业境内上市步伐,条件成熟时允许外国公司在内地上市,在境内开设国际板。

  ●2007年12月 尚福林表示,将鼓励H股和境外公司自主选择到A股发行上市。

  ●2008年1月 上交所研究中心主任称能否推国际板取决于监管层决心,目前已无太多技术障碍。

  ●2009年3月 人行《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进一步研究红筹企业回归A股以及推进国际板的相关问题。

  ●2009年4月 国务院发布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文件,提出在2020年上海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

  ●2009年5月 上交所总经理张育军表示,上交所将扎实推进国际板建设。

  ●2009年9月 上海市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表示,上交所将成立国际板,明年初的某个时候有一两家境外公司上市。

  国际板推出越来越近

  ●2011年5月8日第六届中国金融改革高层论坛

  中金公司董事长李剑阁(专栏):证监会正在抓紧研究创建国际板,红筹股可能先于境外企业,率先登陆国际板。

  ●2011年5月20日2011陆家嘴论坛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我想告诉大家,我们离推出国际板越来越近了。”

  上交所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银:“在2030年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前,现阶段是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最佳窗口期。要加快推出国际板。”

  ●2011年6月3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重点提到,“推进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研究建立国际板市场,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2011年6月6日上海电视台新闻坊“我与市长面对面”节目

  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上海为什么要搞国际板?因为上海要建国际金融中心,要建国际金融中心就意味着你这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带有国际化,国际化程度要越来越高。”——“我们觉得应该快了”。

  ●2011年6月8日,发改委“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通气会

  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副司长连启华:从证监会安排来看,国际板推出工作已酝酿了一段时间,会考虑在上交所择机推出。

  本版综合金融投资报、证券市场红周刊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