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对待利比亚僵局须灵活务实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0日 02:40  21世纪经济报道

   据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透露,利比亚外长欧拜迪作为政府特使于近日访华。此前,中国外交官在班加西与利反对派进行了接触,这意味着中国不再置身利比亚危机之外。自利比亚爆发危机以来,中国主张利比亚的未来应由利比亚人民决定,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危机。

   “不干涉别国内政”这一正确合理的原则在中国由来已久。到了19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此时正逢美苏开始争霸,冷战使美苏控制了盟国主权,中国则团结第三世界国家,寻求主权独立、秩序公正的国际关系。

   到了1990年代,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格局急剧变化,小平同志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这一战略强化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专心于国内的发展,不干涉别国内政,一直延续至今。在此条件下,中国得以独立自主发展。而韬光养晦则是对均势体系崩溃后西方的外交反应,其目的仍然是争取更好的国际环境发展与崛起。

   事实上,这种政策具有防御性特点,不干涉别国内政的目的,是拒绝别人干涉本国内政。为国家发展争取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同时,除了关系到本国重要利益的国际事件外,一般不参与别国内政相关的国际事务。

   中国当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国,第一大贸易出口国,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且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中国发展的上游依赖国际能源与原材料供应,出口则占GDP的比重约1/3。这意味着中国需要安全的能源与原材料供应并确保海上贸易运输线的畅通,全球性问题以及地区稳定开始与中国有了密切联系。

   利比亚危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危机爆发后,中国在利投资和项目受到了影响。事实上,一切外交活动都服从并服务于国家利益,韬光养晦是为了赢得发展时间与国际环境,同样,在国家获得一定发展后,利比亚危机造成的国家利益损失也需要被纳入到外交政策中。何况,中国企业也要积极争取中标利比亚战后重建的项目,这一切都需要外交服务。

   中国应该考虑以更加务实与灵活的姿态处理国际问题。因为,国际主流社会会以联合国为平台,并依据国际法等积极介入各国内政,针对利比亚的行动就来自联合国的决议授权。中国作为常任理事国,更应该积极。中国综合国力已经强大,应该寻求与国际地位相符的行为。

   事实上,全球化早已经弱化了各国主权,加入国际组织(如WTO)、区域一体化等,都会削弱或让渡国家主权;一些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也限制了各国的主权意识,比如气候变暖与碳排放限制。这令国家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更多更深度的互动。

   中国崛起的速度如此之快,影响之大,已成国际事实,保守性的韬光养晦战略也应该与时俱进。中国参与的全球化程度,也需要令自身积极参与在国际秩序重建的进程之中。

   事实上,不干涉原则最早源于1820年代美国的门罗主义,即反对欧洲在美洲扩张以及干预美洲独立国家的内部事务等。作为一个在君主帝国与殖民主义盛行时代崛起的大国,门罗主义表达了美国建立新的国际关系的意志,它代表了一种先进文明的方向。

   当利比亚僵持内战而无法人民自决的时候,中国应该积极,并帮助国际社会打破目前的僵局。这种灵活性的务实态度,可能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即中国在全球的投资越来越多,中国越来越重视投资、能源安全与国家利益,这将会让全世界开始倾听与尊重来自中国的声音。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