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报记者张龙/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配置研究室主任谢新民表示,虽然中国的绝大多数企业都缺少水资源战略,但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必须要走节水型企业的道路,尤其在水资源比较紧缺的地方,要用先进的工艺来减少对水的需求,这也是企业水资源战略最基础的一步。
废水回收处理系统在钢铁、化工等行业正得以推广。建设节水型企业,成为企业水资源战略的重要内容。 CFP供图 旱灾,牵动了着长江中下游部分企业的“水神经”。 号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资源,已经成为大多数用水大户企业战略考量的必要因素。 作为用水大户,地处长江沿岸的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公司未雨绸缪,把节水作为了公司转型升级、节能减排的一项工作内容,并积极开展废水循环利用,这次旱灾并未给武钢造成实质影响。 自2005年开始,武钢自筹资金3.8亿元相继建设北湖和工业港污水处理厂。北湖厂区于2007年竣工投运,处理能力每小时8000吨,每年可减排COD(化学需氧量)1200吨。工业港厂区于2009年8月竣工投运,处理能力每小时10万吨。这些废水全部用于武钢炼钢生产线。 在武钢所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今年以来降水达50年来最低水平,主要江河累计来水量较多年同期偏少一至七成,鄱阳湖面积仅为同期1/10,创历史最低,洞庭湖区部分早稻绝收。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配置研究室主任谢新民表示,虽然中国的绝大多数企业都缺少水资源战略,但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必须要走节水型企业的道路,尤其在水资源比较紧缺的地方,要用先进的工艺来减少对水的需求,这也是企业水资源战略最基础的一步。
可持续:灾前的先见
据了解,2007年至2009年,武汉市万元GDP取水量由149立方米下降至83立方米,降幅接近五成。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84.6%提高到87.1%,节水型企业(单位)覆盖率从不足1%提高到24.3%。 武钢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前武钢吃过旱灾的亏。今年的旱灾,由于有提前的部署,武汉全市也做了节水工作,武钢受旱情影响并不明显。 据了解,2007年至2009年,武汉市万元GDP取水量由149立方米下降至83立方米,降幅接近五成。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84.6%提高到87.1%,节水型企业(单位)覆盖率从不足1%提高到24.3%。 去年,武汉市水务部门启动高耗水企业便利直通车服务,55家大企业用水量占全市工业企业用水量的58%,“直通车”服务帮助这些企业新增节水能力约5000万立方米。 上述武钢相关负责人说,武钢在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后,还配套建设了中水回用管道,吨钢耗新水量降低为3.85立方米,远低于国家取水定额标准。 去年的西南5省旱灾,至今仍让昆明钢铁集团的工作人员心有余悸。 为此,昆钢专门成立了节能减排中心,让昆钢在特大旱灾面前能处变不惊,未受到损失。 据昆钢节能减排中心环保部副部长张庆介绍,昆钢加大了对生产废水循环利用的步伐。为彻底解决焦化废水化学需用量严重超标的老大难问题,公司投资2000万元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通过对焦化废水进行微波设施深度处理,使水质最差的焦化废水达到了循环回用要求。 截至目前,昆钢本部已建成59套水循环利用设备、3套废水回用设备和1套水源净化处理设施,并全部投入使用。昆钢本部片区废水回用量已达每年5500万立方米。2009年,昆钢本部生产作业每小时新水使用量从2309立方米降到目前的1676立方米;污水重复利用率指标从2009年的97.17%提高至目前的98.01%;吨钢综合耗新水量从2009年的每吨4.35立方米降至目前的3.23立方米。 有专家表示,企业从自身经济效益出发进行节水是相对容易实现的,节水不但能提高企业的利润,还有利于自身的转型升级。 在印染行业,节水已经不再是口号。江苏省水利厅的一项调查显示,节水是减轻印染行业环境压力和降低企业成本的关键。近年来,印染企业的能耗、水耗占成本的比例由过去的40%左右提高到60%至70%。 长江下游的无锡海江印染有限公司2000年以前生产用水全部取用地下水,在意识到了节水的重要性后,海江公司实施了以净化地表水替代地下水工程,投入了285万元资金,开挖容积达2000立方米的地表水沉淀池,建成日处理能力1万吨的工业水厂。 目前,工业水厂年取地表水150万立方米,除供应本厂50万立方米左右的工业用水外,还供应周边6家企业约100万立方米。 “我们这么做,每年可节省水资源费120万元左右,多余的水还可以卖给周边企业。如果用地下水,我们的厂子早关了。”该公司总经理郭新民说。 此外,此次旱灾也让一些节水设备企业看到了商机,一位节水设备生产商表示,今年4月份以来,订单明显增加。 目前全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到55%,而发达国家则为75%至85%。随着水危机加剧、水价上扬及政策调控,耗水企业将注重建设水循环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据统计,仅全国2000多家大型酒厂的污水处理工程,就有几十亿元的市场空间。
避灾战略:被遗忘的风险
调查结果显示,52%的中小企业备灾计划并不到位,38%的受访企业从未想过制订备灾计划,28%的企业称备灾不重要。 灾害在给企业带来伤害的同时,也带来了警示。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许多中国企业的危机管理主要针对于经营方面,对于自然灾害的防控目前几乎还处于空白状态。 一份针对100多家企业的调查显示,尽管超过半数的企业声称设立了灾害应急机制,但仅仅停留在防火一项上。 有专家表示,在灾害面前,没有应急预案、不合理的生产布局、缺乏长远转型规划将对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 该专家称,在这次旱灾面前,水资源的战略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但在中国,水资源战略的落地仍然不容乐观。一方面,相对低廉的工业水价,让企业负责人很容易忽视用水成本;另一方面,平均寿命只有3年的中国企业,受限于资金、设备和技术,大部分连节水都做不到,更何况实现“水资源战略”。而污水处理、与社区水量的互动等,更是回报期较长的投资,如果没有法律法规的约束,大多数中小企业都会选择逃避。 由于没有应急预案,湖北省洪湖市的水产业显得有些狼狈。洪湖市水产局办公室主任曾继参表示,截至目前,洪湖水产养殖业直接经济损失近5.3亿元。 湖北省三大水产品加工企业之一的德炎水产,偌大的工厂一片安静,没有开工痕迹。 德炎水产公司行政部经理熊正祥表示,今年以来,德炎水产为扩大小龙虾经营规模,从山东、江苏等地招聘了1700人。但受干旱影响,大部分员工闲置,公司劝退转厂1000名员工。 “为了安抚员工,公司每周组织员工看2场电影,周末组织打篮球和羽毛球。”熊正祥说。 赛门铁克公司公布的《2011年中小企业灾难准备调查》显示,虽然面临风险,但大多数中小企业仍是在经历了灾难或数据泄露之后才重视备灾工作。数据还显示,缺乏备灾意识会让中小企业付出高昂代价,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 该调查结果显示,52%的中小企业备灾计划并不到位,38%的受访企业从未想过制订备灾计划,28%的企业称备灾不重要。 有专家表示,不可否认的是,许多企业并没有建立整套的灾害管理机制,以至于灾难到来时,只有“束手无策”。与更加懂得如何应对处理危机的全球性公司相比,中国有任何危机管理计划或系统的企业几乎为零。在这方面,除了电力、电信、供水等国有大型企业保留有计划经济时期的预警计划,多数民营企业则是一片空白。
谁来救济企业?
目前,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保险赔偿比例占灾害事故损失中的30%—40%,而中国保险业起步比较晚,目前只占到5%—8%,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保险产品缺乏,投保面不大。 “他救”显然没有“自救”来得及时。 灾备专家汪琪表示,中国企业应当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做好防灾预案。 事实上,日本很多企业都有灾难恢复预案。例如,丰田汽车公司很早就建立了名古屋港发生地震后的备份运输路线和应急体系,改变平常的零部件和成品车的物流路线,改为东京和大阪的港口,确保地震等灾后的业务持续。 另外,有些企业的灾备预案不仅针对企业内部,还包括对整个社会的救助,比如三得利公司在遍布日本大街小巷的自动售货机上都装有相应软件,一旦灾难发生,自动售货机就会停止收银,用于救灾。 此外,美国“9·11”恐怖事件惊醒了很多企业。在“9·11”之前,很多企业认为,制定恢复预案、进行灾备建设是杞人忧天。但“9·11”之后,很多企业都开始重视、加强灾备建设。企业更关注整个供应链,关注危机公关、危机通讯,关注组织架构及人员保障等等,这使得很多企业的灾备建设真正进入到业务连续管理阶段。 对于中国企业的灾害预案建设,广东省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会会长黎友焕表示,全国性大企业,比如石化、供水、供电、通信这类企业都有一整套明确的应急预案,在前几年的洪水灾害、南方冰雪灾害和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这些企业行动及时,比如一些通信企业在地震第一时间就立刻调度地面通信车,这样的反应速度,即便与欧美企业相比也是很快的。 但是,也有些企业没把应急预案纳入日常管理中,这些企业应加强防灾意识,把应急预案成本纳入管理成本。 与此同时,有专家表示,随着灾害发生越来越频繁,政府应制定法律,启动救灾保险机制,保险公司应开展针对企业的自然灾害保险业务。 目前,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保险赔偿比例占灾害事故损失中的30%—40%,而中国保险业起步比较晚,目前只占到5%—8%,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保险产品缺乏,投保面不大。 据测算,目前中国财产保险的承保能力相对于自然灾害的损失而言依然不足,尚未形成能够抵抗重大风险的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中国一直以来的救灾做法,都是在灾后组织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帮助企业重建。无论是政府、国际国内捐赠机构,还是企业本身都有着极大的负担,并未形成完善的救灾体系。 石家庄经济学院财务处会计师郭兰英认为,企业灾害救助基金管理监督机制还未形成。一直以来,企业的灾后重建基金都未有统一的机构进行系统管理,不免造成资金利用不足,专款专用的原则也未完全得到贯彻,难以对企业的灾后重建工作起到重要作用,使得本来就困难重重的工作难上加难。因此,建立企业的补偿基金管理监督机构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