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七成中药材价格飙升 定价权是中药股安全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01日 06:06  南方都市报

  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与多年同期相比偏少四至六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年份。此前西南干旱造成田七等中药原材料价格的剧烈上涨,这次旱灾也引发了同样的担忧。据公开信息显示,5月份近7成中药品种价格上涨,有的涨幅甚至超过4倍。不过从接受采访的市场人士观点来看,成本上涨对于没有定价权的制药企业冲击不小,可以尽量选择拥有中药种植的个股来回避这一风险。

  上游受益下游承压

  据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网站日前发布的“5月市场价格同去年同期比较监测报告”显示,在所监测的包括中药材常用的大宗品种在内的537个药材品种,同比价格上升品种有371个,占总量约69%,其中132个药材品种涨幅超过50%;涨幅超过100%的品种有47个,占总涨价品种的12%,而涨幅超过300%的品种有8个。太子参、白前、土龙骨、五加皮等,涨幅更超过400%。

  中药材价格的上涨推手有多重因素。首先,自2000年以来国内中药材种植面积呈现大幅减少的局面,全国大部分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西南旱灾,使得中药材产量逐年减少。供求缩紧是中药材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其次,中药材种植和收割的人工成本以及运输成本均逐年提高,直接导致了中药材贸易成本上升。此外,人们对中药需求的增长以及部分游资炒作现象也助推了中药材价格上涨。

  中药产业链上游企业将受益中药材价格上涨,但下游企业成本压力较大。国都证券医药行业研究员潘蕾分析认为,由于中成药零售价属政府定价范围,企业不能自行调整,因此中药材虽价格普涨,但以中药材为原料的中成药涨幅并不显著,中药材价格上涨给产业链下游增加的生产成本只能靠企业内部消化。中药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中药材种植和贸易、中药饮片或中药配方颗粒。其次,产品多元化,对稀缺中药材资源依赖性小的企业在此轮中药材涨价中影响较小。此外,产业链完善,掌握上下游资源的中药企业也可能有较好表现。

  关注中药独家品种

  从4月18日至昨日,沪指跌幅近10%。康美药业天士力云南白药等一些中药股则比较抗跌。

  不过,一位不愿具名的市场人士分析,这是由于医药股一季度整体业绩均稳定增长,支撑了股价。但他对此波中药原料的上涨给中药企业带来的压力比较看空,“药品零售价归政府管,企业没有定价权,虽然一些拥有中药种植的企业会相对受益于价格上涨,不过利好也很有限。”

  当前部分中药材价格涨幅较大,而部分企业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中标价格却在下降,两头承压对中药企业产生了不小压力。东吴证券研究员徐青表示,部分中药企业选择进入新领域或开发新产品以抵御利润下滑。一些缺乏研发能力的中小企业可能随着成本日益上涨而退出竞争。

  潘蕾则建议关注中药材涨价的直接受益者,拥有国内最大中药材贸易市场的中药饮片企业康美药业;其次是受原材料涨价影响较小的天士力;还可关注拥有较多中药材G A P种植基地的云南白药。而具有较强定价权的东阿阿胶片仔癀以及红日药业也值得关注。徐青建议从拥有定价权角度可适当关注中药独家品种和部分民族中药。

  采写:南都记者 陈元元

  本版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