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报记者田晶/文
当前国内货币调控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通过减少M2总值来抑制通胀,另一方面是通过限制信贷来防止投资过热。但是,由于影子银行活跃,使得货币调控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房地产调控便是最明显的例证之一。 在前两年全国房价飙升、房地产行业融资总量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况下,政府决定通过减缩银行信贷发放来抑制房地产行业过热。但是,由于委托贷款、票据融资、信托贷款、民间借贷等影子银行渠道依旧畅通,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出现了结构性变化,虽然资金使用成本上升,但房地产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仍能与调控政策相抗衡。 高通智库5月份发布的报告显示,房地产行业在今年1季度获得的资金总量,同比仍然增长了18.6%。值得关注的是,当期国内贷款只有3837亿元,同比增长4.4%,而自筹资金却高达7126亿元,同比增长了27.2% 更值得警惕的是,境外“热钱”取道影子银行进入中国内地,监控的压力在不断增大。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由于收紧银根,内地企业转而到香港争取贷款的数目增加。最初的信贷控制集中在人民币贷款上,企业首先便转向外币贷款,当外币贷无可贷,同时央行也开始转向涵盖了外币贷款的社会融资总量监控之后,企业就把筹资目光从内地转向了海外,香港也由此成为了“热钱”进入内地的桥头堡。 而本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来自香港的“热钱”在经过一番腾转挪移后,通过委托贷款等形式进入内地房地产市场,并不会被监管机构察觉。 当影子银行与房地产、“热钱”等调控重点目标相结合时,问题开始变得严重起来。 在实际操作中,影子银行的融资利率远高于银行信贷利率,这也加剧了中小企业资金链的压力,吞噬了企业原本已经微薄的利润。所以,尽管当前货币政策全方位出招,但很难在微观上起到理想的调节作用。 不仅如此,由于影子银行对大部分参与者而言是个新生事物,大家在避开紧缩信贷政策之后“皆大欢喜”,表面上实现了“多赢”,但其潜藏的风险尚未完全暴露出来。 仍以房地产为例,目前几家上市公司的委托贷款未能如期收回、需要采取“催讨”或展期手段的,借款人都是房地产企业。由此可见,影子银行不是没有风险,而是风险巨大,只是目前还没有集中爆发。 在这轮楼市调控中,房地产企业之所以肯于支付接近高利贷红线的利率,是因为它们已经发展到饮鸩止渴的地步。对于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而言,不是不明白其中风险之大,但为了追逐利润,要么视而不见,“只要不违反先行法规就照办不误”;要么推波助澜,牵线搭桥,帮助借贷双方继续玩“高收益、高风险”的金钱游戏。 总而言之,只要监管部门不发话,大家就会继续击鼓传花。 由于银行等传统的风险把关人缺位,参与影子银行游戏的实体企业、“类金融企业”等主体,缺少自我监管、自我救济的措施和动力,一旦出现大面积风险,将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如果房地产市场出现大的起伏,牵连其中的就不仅仅是商业银行,而是那些希望从中分一杯羹的企业了。 在这一轮宏观调控中,如果不希望银行之外的更多实体经济被房地产“绑架”,就必须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防止其阴影继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