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题会场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巴曙松发言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1日 12:39  东方网

  谢谢主持人,刚刚主持人无意中透露了一个信息,胡教授第一届参与论坛时也讨论过这个题目,我想这个题目不会成为陆家嘴论坛的长期讨论题目。刚才主持人从正反两面谈了这个问题,确实是争议分歧很大,但是我个人补充一点看法,从中国发展的当前特定阶段来看,最近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我们靠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国际收支的平衡模式在出现转变,逐步进入个人投资阶段,更多需要一个可兑换国际化的货币机构,这些大家都研究得非常充分了。我只是想补充一点直观的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来看,基本上每一次贸易向下、资本向下的开放,类似风险控制能力不行、金融市场不完善等等这种担心,这些都存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充斥在媒体上讨论的都是“狼来了”,“要破产”“失业问题”,包括金融业类似这样讨论,事实证明,对中国企业、金融机构将来说,你给他一个应对的能力和空间后,他的市场反应程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强。我早上正好碰到香港政府的一个负责人,我相信他愿意人民币可兑换、资本项目开放尽可能慢一点,因为这样就使得香港离岸市场发展更快,从1千亿,3千亿,现在4千亿,明年到2万亿,有足够的时间发展离岸市场,让他避免还在发展起步阶段受到上海市场开放带来的冲击,我就谈这点,谢谢。

  【互动环节】

  这个题目非常有趣,有两个嘉宾向主持人申请回应,我先申请一下,潘英丽教授是第二位申请的。我想刚刚一轮发言,我听下来差距不是太大,我和胡祖六(专栏)、蔡洪平(专栏)不是呼吁急进的、不顾条件地推进市场化,我们也意识到通过开放来促进国内改革是目前很重要的路径。比如说香港的离岸市场发展,接下来会碰到境外人民币回流渠道问题,必须要提供有深度、有吸纳力的一个承载市场,这是一个互动过程。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到了1万亿、2万亿、3万亿,需要找一个债券市场来承载,才会发现国内的债券市场承载不了。这个互动需要一个突破口来启动。

  我们也来分析一下,资本管制或者说放松资本项目可兑换,谁是得意者?谁是受损者?在资本管制条件下,不可兑换条件下,能够获得对外投资和外汇应用的,往往是一些游说能力强的大型垄断企业。我们大量有创意、有活力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本来很有创意很有想法,但却得不到这样的审批机会。而在放松资本管制之后,市场化的有活力的金融机构获得发展机会,他不用跑到北京去审批要额度,他就能集中注意力发展它的衍生工具,发展它的风险管理工具。所以说,真正受到冲击大一点的,是在管制下能够获得一部分管制资源的垄断型企业,以及宏观金融决策管理部门,它们是受冲击者。

  改革有一个悖论。大家都知道在国内你要想投一点股权,没15倍都进不去,但是全世界能够找到4倍、5倍、6倍的PE,香港现在还有很多,不行不给大家去投,非要让大家买ST、PT,哪个配置风险高?我看后者风险更高。其实受冲击的主要是决策部门,它的不确定性多了,需要面对的市场更广,要考虑的角色更多,他最有可能选择的就是“拖”,而且管制本身带来了权利。上海能做什么?只要涉及到跨境交易都要到北京去审批,你还能做金融中心?那你就只能一直做金融论坛。

  我们现在从经常项目可兑换到资本项目可兑换,我做过一个统计,大概5-8年之后资本项目开放可兑换。我感觉,“积极稳健”不等于无所作为,我觉得我们老是讨论积极稳健推进,就等于我们一直讨论下去,应该设定一个清晰的时间表去倒逼,你说积极稳健是多长时间?是五年、十年?你要倒推利率市场化、债权市场化。在这点上不是反复讨论的问题,应该设定一个清晰的时间表,一个路线图,各方面来积极推进,我们准备什么样的条件才有倒逼的动力,不然一直要这样讨论下去。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