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生中药材价格上涨 基本药品高毛利时代终结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9日 02:35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黄志伟 发自北京

  中药材价格上涨的同时,各省药品招标仍接连传来价格降低的喜报。这种价格矛盾现象已经引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视。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深入开展基本药物的生产和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复方丹参片等20个品种成为首批重点监督品种。

  近日,党参、黄芪、麦冬、山茱萸等引领了新一波涨价潮。据药通网主编郑智文介绍,与去年同期相比,党参、麦冬、黄芪的价格已经翻了不止一番。

  和之前的涨价中药材品种不同,业内人士称此次涨价的都是“民生”中药材。其中,党参、黄芪等都属于用途广泛、用量大的药材。以党参为例,其属于食药两用的药材,是年销量超过3万吨的大品种。

  郑智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去年5月份,党参的价格为每公斤15元左右,现在的价格为每公斤55元,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多。而麦冬的价格则是翻了一番,由去年同期的每公斤50元左右涨到现在的每公斤100元左右。

  另一位中药材行业专家告诉记者,黄芪和山茱萸也是涨幅领先的品种。去年同期黄芪的价格为每公斤15元左右,今年价格就已经涨到30元。中药材天地网的统计显示,最近3个月,黄芪的价格同比上涨过半,在亳州中药材市场的价格从原先的17元涨到现在的27元。山茱萸价格则是从去年年初的每公斤十几元涨到现在的60元,价格曾一度达到80、90元。

  高涨的药品价格已对下游产生压力。记者从云南一中医馆了解到,中药材价格上涨后,开同一副中药的价格比原来多5元以上,一周疗程下来比以前贵20元左右。

  中成药一直都是物美价廉的典范。此番涨价凶猛的中药材也对基药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招标过程中价格倒挂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一位以中成药生产为主的药企相关人士表示,中药材价格平稳对企业来说比较有利,价格上涨对企业成本产生较大压力。

  在国家和地方药监局的基药抽检中,不少中成药就因为不合格而被通报。国家药监局第三季度药品质量公告中,强力枇杷露、小柴胡颗粒等中成药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偷工减料,含量不符合规定。

  “药品高毛利的时代已经结束。”天津中央药业的市场总监蔺想成高呼,在目前的情况下,非独家品种的药品,尤其是基本药物,价格已经不可能再像以前。企业要生存,必须改变之前的高毛利预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