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国内财经 > 存款准备金率年内第五次上调 > 正文
■新快报记者 张潇
昨日晚间,央行宣布将于5月18日起再度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央行一直保持着每月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率,过去5个月的5次“提准”后,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累计上涨2.5个百分点,达到21%的高位。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此次“提准”目标仍是针对居高不下的通胀,而二季度内再次使用加息手段来抑制通胀也被认定为大概率事件。
热钱流入或超预期
今年以来,央行分别在1月15日、2月18日、3月18日、4月17日和5月12日五次宣布“提准”,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由年初的18.5%上升至21%,再创历史新高。而从去年以来,此次已经是央行第11次“提准”,在去年1月12日前,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还只有15.5%,至今已累计上涨了5.5个百分点。
“再度上调存准率的最大理由是热钱流入超预期。”对于此次提准,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微博 专栏)在微博上分析认为,“至今未公布4月份的外汇占款数据,而5月份到期的央票规模又不大,今日重启3年期央票,原本符合加大公开市场操作来对冲央票及外汇占款逻辑。如今还是提存款准备金率,由此估计4月至5月份热钱流入量不小,而央行又不想通过提高央票招标利率来扩大发行规模,导致加息预期增强。”
而据兴业证券经济学家鲁政委(专栏)估算,此次“提准”将一次性冻结资金3700亿元左右,市场流动性宽松的局面将结束,5月后半月到6月可能都相对较紧,货币市场利率将明显上升。
预期二季度将加息
虽然央行连续“提准”,但在通胀压力之下,二季度内再次加息也被众多经济学家认为是大概率事件。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经济学家华生(微博 专栏)坦言,在发布4月份经济数据的第二日就“提准”,表明当前通胀依然严峻,但是主动加息比被动上调存款准备金更有效,“上调存款准备金只能减少货币的流动性,而加息不仅可以使得当前经济、房地产降温,还能解决负利率问题,因此主动加息比被动上调存款准备金更有效。”
数据显示,4月份CPI同比上涨5.3%,环比上涨0.1%;在基数效应下,PPI同比上涨6.8%,环比上涨0.5%。对于这一数据,国家统计局方面也坦言“输入性通胀压力仍然较大”。因此,经济学家普遍预测5月、6月的CPI仍然高企,为控制通胀,央行有可能在第二季度内再次加息。澳新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刘利刚就认为,虽然“提准”在吸纳银行体系流动性方面立竿见影,但央行也需要通过在下个月加息来管理通胀预期。
今年以来历次“提准”后沪指表现
次数 调整后 公布时间次日沪指 实施时间当日沪指
119% 2011年1月15日 -3.03%2011年1月20日 -2.92%
219.5% 2011年2月18日 1.12%2011年2月24日 0.56%
320% 2011年3月18日 0.082011年3月25日 1.06
420.5% 2011年4月17日 0.22%2011年4月21日 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