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CPI连俩月"破5" 压力依旧 市场对未来走势仍感担忧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2日 07:12  中国经济网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了4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市场焦点再次聚焦在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上。从数据看,4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5.3%,涨幅比3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这是今年CPI连续第二次“破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5%,非食品价格上涨2.7%,消费品价格上涨5.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9%。居民消费价格继续高位运行。

  虽然国家统计局一再强调CPI的价格同比涨幅已经出现了小幅回落,国家关于物价调控的政策和措施也显现成效,但市场对未来CPI走势仍感担忧。有分析人士指出,CPI仍高出此前的普遍预期,而受国外输入型通胀的压力,国内有关生产资料、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趋势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扭转,因此,我国国内价格上涨压力仍不可小视。

  通胀压力稍缓仍难乐观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4月CPI同比涨幅回落、相关细类价格环比虽上涨但涨幅收窄,同时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同比涨幅由3月份的7.3%回落至6.8%,表明物价上涨的整体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国家关于物价调控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但是,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认为,从4月份CPI达到5.3%的水平来看,依然处于较高水平。从结构上来看,非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在上升,同时输入型通胀开始从上游向下游转移。

  中国人民银行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4月份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12.9%,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分别低2.1和18.4个百分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日公布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经过3月短暂回升后,再次延续回落势头,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两者均显示经济增长处在适度回调过程之中。

  尚不能断言阶段顶点

  尽管CPI指数环比较上月有所回落,但是一些专家判断,未来几个月CPI将进入高位盘整态势,现在尚不能断言已触及高点,下半年通胀形势或有所缓解。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专栏)表示:“预计在今后的两三个月,CPI都将维持在5%以上的高位运行,之后在下半年将出现回落,四季度CPI增幅将回落至3%-4%左右的水平。”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也认为,未来几个月CPI会围绕着5%左右的水平进行“拉锯”,四季度才会有明显的下降。

  对于CPI不能减缓的原因,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目前国内货币的流动性仍然相对过剩,国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的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也还继续存在。此外,由于前期价格上涨导致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以及人工成本的上涨,这些都是CPI可能继续攀高的原因。

  专家表示,虽然食品对于CPI的推动作用在下降,但服务、工资等的影响在上升,而且之前原材料等上涨过程中的传导作用由于时滞作用的存在,未来仍会推动CPI维持在一个高位。

  祝宝良认为,六七月份CPI涨幅将达到高点,CPI拐点是否出现还要看未来的环比走势。

  调控政策或进入平稳阶段

  如何在“稳增长”和“抑通胀”之间取得平衡,把握好经济增速放缓的“度”,考验着宏观调控的智慧。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当前CPI的增速虽然仍处高位,但是前期的紧缩效应已经开始显现,不需继续出台进一步的紧缩,以保持现有的调控成果。因此,调控政策未来可能进入相对平稳的阶段。

  对此,连平预计未来的政策将呈现“收紧力度减弱,调控频率放缓”的状态。他表示,物价在下半年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而从三驾马车及同比基数来看,经济增长不需要过于担忧,因此无论从通胀形势还是GDP增长来看,下半年已无加息的必要。由于银根偏紧已经导致实际利率上升,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也会开始趋于谨慎,频率将放缓,下半年可能会在2-3个月调整一次。

  尽管一系列稳定物价的宏观调控措施效果正逐步显现,但是持续的通胀压力仍将会影响央行的货币政策及调控手段的使用。对此,刘元春表示,根据目前通胀的压力来看,央行将保持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不变。鉴于目前仍处于负利率时期,因此上调利率以及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都存在,但是调整利率时会更加审慎。

  祝宝良也认为,当前物价上涨主要属于输入型通胀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因此不能仅仅依靠货币政策,要动用包括降低能耗、管理流通成本等方面的综合手段。

  对于未来CPI的走势,盛来运表示,“未来物价走势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既有价格上涨的压力,也有促进价格下行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仍然要切实地把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放在宏观调控的首要位置。”

  (责任编辑:符仲明)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