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纸禁令 中药止步欧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1日 22:19  经济视点报

  □ 经济视点报见习记者 祝良华

  有关中药能否通过欧盟注册的悬念,已经尘埃落定。

  一个令中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结果摆在面前:从今年5月1日起,中药将不得在欧盟境内作为药品销售使用。

  5月6日,羚锐制药董办主任叶强不无忧虑地表示,中药虽然历史悠久,如今却没有话语权。随着市场萎缩,中药只会越来越边缘化。

  缺失了欧盟市场,河南中药企业的销售额能否一路飘红,一如继往地延续下去?

  一方面担心中药未来发展,一方面享受当前大好局面,是所有中药企业的共同心态。看似矛盾的背后,潜在的隐忧透露出中药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市场挣扎。

  作为中药大省,有着羚锐制药、宛西制药、福森药业等支撑的河南,能否擎起迈步海外市场的大旗,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这一点,河南众多药企非常明白。

  

  欧盟注册成中药壁垒

  7年前,《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正式生效。其要求,包括中药在内的传统植物药,今后必须向成员国申请注册。经审批同意,方可作为药品在欧盟市场销售使用。

  推行注册或为好意,规范中药使之走入西药行列,进入药店出售。

  当时,鉴于中药的特殊性,指令还规定了一套比化学药品简易的注册程序,且给出7年的过渡期。

  尽管如此,从2004年到2011年的7年间,国内中药在申请欧盟注册时仍全军覆没。

  宛西制药市场总监杨玉奇坦言,包括同仁堂、广州奇星等知名品牌药企,都未通过认证。

  言外之意,申请注册太有挑战性,河南药企尝试的努力无疑是自不量力。

  据了解,以往中药出口的海关登记并非“中药”二字。从2004年指令颁布时算起,中国企业便积累中药贸易证据,到2019年才满15年。

  而指令中“相关药材在申请日之前必须有包括在欧盟至少15年药用历史”的要求,直接判中药“死刑”。

  

  中药发展墙内香

  “建国50多年来,河南省中药生产大规模发展,在18个省辖市,均有分布。”河南省药监局药品安全监管处处长赵英介绍,河南省共有146家中药企业。包括宛西制药、福森药业在内的药企,去年销售收入均在2亿元以上。

  此次欧盟注册遭遇集体碰壁,足以引起河南146家中药企业的反思。

  据了解,作为全球最大的植物药市场,欧盟市场规模已达百亿欧元,占世界植物药市场份额40%以上。

  杨玉奇无奈地说,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有过使用中药的经历,但欧盟的中药市场长期被美国、法国、德国和日本、韩国占据,份额一度达到95%。

  中药欧盟市场遇冷,河南也难逃阴影。据记者采访了解,佐今明、太龙药业、福森药业和天方药业等,此前均没有中药出口先例。

  但有条件的河南药企蠢蠢欲动。

  赵英介绍,目前,宛西制药的部分中药产品正在俄罗斯申报注册。

   佐今明中药材公司总经理程文宗说,去年曾和加拿大有过出口意向,只是最终没有谈妥。经过此次努力,佐今明公司更加看好国内市场这个大蛋糕。

   在他看来,欧盟成为中药销售禁区,对公司影响不大。毕竟国内有庞大的市场,只要国内市场做好了,总销售额就不会低。

  河南省药监局有关负责人认为,河南省中药企业出口较少,出口方向多在东南亚、港澳台地区。欧盟不是河南省中药企业的主要出口地,未通过注册,不会造成严重影响。

  “宛西对欧盟市场的中药销售量很少,因此对本公司影响不大。”杨玉奇说,以往多以保健品和食品出售中药。今后不能直接销售,就要另想办法。公司会考虑设分厂,或与国际贸易公司、中介公司等合作,以此规避欧盟禁令带来的影响。

  

  中药质量成短板

  羚锐制药的特色产品之一是膏药贴剂。叶强介绍,就他们公司而言,产品特性本就不适应欧洲人的多毛体征,贴药的浓烈气味欧洲人也不习惯。是否通过欧盟注册,销售量都不会大变。

   与之形成反差的是,羚锐制药的中药市场主要在东南亚国家,每年占出口总额的70%以上。

  叶强认为,中药应该发展壮大起来。中药有中药的优势,像糖尿病,用中药治疗能更好地消除糖尿病并发症。

  杨玉奇说,中西方文化差异也是令中药遇冷的原因。国际上不了解中药的人甚至把中药与巫术联系起来,主观上排斥中药。

  福森药业一位不愿具名的张先生很是悲观。他认为,中药的质量和包装等根本达不到标准。

  杨玉奇表示,农药和重金属含量超标一直为人诟病。此外,制造工艺的落后和中药市场的不规范,也是整个药企应该注意的地方。走向海外市场,有一条漫长的路。

  叶强说,当务之急是把中药质量做起来。从种植到生产一条线上的每个环节,都得保证做到最好。

  “河南中药出口贸易已形成多元化、多层次、较为分散的经营格局。”河南省药监局上述负责人表示,以后会从中药产业的长远发展角度,积极指导、督促具备条件的中药企业申报欧盟注册,争取早日进入欧盟市场。

  针对文化差异对中药的制约,叶强表示,质量有了保证,文化是相互影响的,只要提供平台去碰撞,会达到一种融合。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