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忠峰
●国家发改委曾发布通知预警,今年大部分地区电力供需形势偏紧,预计夏季高峰期华东、华北、南方供需缺口较大。
●专家指出,电煤供需之间的矛盾,才是造成“电荒”的真正原因。
●告别“电荒”,从外部提速突破“市场煤”与“计划电”瓶颈,在内部让赢利不菲的电网承担更多的发电成本,这不失为一个有效路径。
“电荒”提前到来
和“惯例”不同,今年的“电荒”提前到来。
4月15日,国家发改委曾发布通知预警,今年大部分地区电力供需形势偏紧,预计夏季高峰期华东、华北、南方供需缺口较大。时隔10天之后,据市场监测,截至4月25日,国内华中电网月限电量已经达到2000万千瓦时以上。
更多的中部和东部等省市也都开始限电。浙江省部分地区由于缺电已经实行“开三停一”、“开五停二”的限电措施,广东省安排八大类高耗能产业错峰生产。此外,河北、山东、贵州等地的缺电问题也比较严重,目前已有20多个省(区市)实施了“有序用电”。
国家能源局通报显示,一季度我国全口径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09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其中,3月份与1月份的全社会用电量基本相当,接近去年7、8月份迎峰度夏高峰时段的用电量。进入4月份以后,许多地区用电负荷大增,有的甚至开始限电。
值得关注的是,按权威部门预测,今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2.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左右。而在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用电负荷将会较快增长,华北、华东、华中和南方电网电力供需仍存在偏紧可能。
面对这一严峻态势,国家发改委在4月中旬紧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于5月底前必须将“有序用电方案”上报该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备案。4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有序用电管理办法》通知,各地电力运行主管部门应组织指导电网企业,根据调控指标编制本地区年度有序用电方案,及时向社会发布经营信息。
中电联发布报告警示,今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偏紧,在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应缺口会进一步扩大,预计今年国内用电量将达4.7万亿度,缺口在3000万千瓦左右,考虑到气候、电煤供应不确定性因素的挤压作用,缺口还会进一步扩大。
“计划电”遇上了“市场煤”
今年我国多个省份出现了“淡季”缺电的现象,为何“电荒”提前?
根据中电联的分析,部分原因在于重点地区行业的用电量回升明显,尤其是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业用电量创历史新高。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主要耗煤行业已表现出旺盛需求。粗钢和水泥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7%和18.1%,火电量增长10.6%,全国重点发电企业累计消耗电煤32247万吨,同比增长9.9%,但库存较年初略有减少。不难看出,高耗能产业产量增速大多超过电力增速。
除了需求增加和干旱导致水电出力受阻等一般原因外,国家电监会有关负责人5日说,电力供需紧张最主要的原因仍是电价形成机制长期得不到理顺,火电亏损面持续扩大,影响了火电这一发电主力的生产供应。“对外称之为检修,实际是无煤可用。之所以缺电不是电力装机不足,而是电价形成机制长期得不到理顺。”国家电监会办公厅副主任俞燕山表示。
他表示,受市场电煤价格持续高位的影响,火电企业大面积亏损,影响发电积极性,部分企业甚至因缺煤而停机。当日发布的《2010年度电力监管报告》显示,从2008年开始,五大发电集团火电三年累计亏损600多亿元。
有鉴于此,五大发电集团过去五年的发电平均小时数其实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中电联的报告发现,发电集团的发电装机虽充足,但发电的装机小时数仍然处于历史低位:2010年,电力装机容量从2006年的6亿千瓦,增加到2010年底9.6亿千瓦,但设备平均发电小时数却逐年降低。2010年全国6000千瓦以上电厂累计平均设备利用小时数也仅为4660小时,比2006年的5198小时来得少。
从官方目前监测情况看,大多数中西部企业生产能力由于电煤、价格和资金的问题没有得到发挥,处于停机的状态。“计划电”遇上“市场煤”,各大火电厂陷入发电越多、亏损越大的尴尬境地。五大发电集团燃料部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发得越多,亏得就越多。”
据了解,近两年来,能反映中国发电厂燃煤走势的秦皇岛动力煤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2009年9月下旬,每吨煤的价格为600元,如今已上涨至800多元,加上运输费,每吨价格则超过1000元。
发电集团表面称这是因为检修设备,电装机容量不足所造成。不过,专家指出,社会用电需求量逐年增加,但市场化推高煤炭价格后,终端销售电价却没能相应调高,以致发电集团不积极发电,加剧供需之间的矛盾,才是造成“电荒”的真正原因。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则认为,导致“电荒”的主要原因是国际油价不断上升。他认为,国际油价的不断上升带来运输成本的增加,使电煤的价格直线上升,另一方面,电煤价格不断的上升使一些发电企业少发电或者不发电,加剧电力供应的紧张。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专栏)告诉记者,此次缺电并不是像2004年和2005年那样因为投资不足、缺少装机导致的“硬缺电”。从利用小时数上看,火电机组每年利用小时数达6000小时以上才算合理,但我国火电业目前的现状是发满3000到4000小时就算不错了。机组不能满发,原因是电煤价格一路上涨让发电企业每发一度电就要亏损,发电量不足便顺理成章。
“上述是导致此次‘电荒’的短期和表层问题。”观察人士强调,“而煤电之争导致电力供应紧张才是长期和深层问题。”
告别“电荒”理顺电价机制
从6月份开始,我国电力行业就将进入到“迎峰度夏”的阶段,提前了近两个月到来的缺电,让多方开始提前布局。
4月下旬,发改委约谈神华、中煤等4家大型煤炭企业,意在从煤炭领域施压。
发改委发布的《办法》显示,编制年度有序用电方案原则上应按照先错峰、后避峰、再限电、最后拉闸的顺序安排。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日前发布报告称,受电煤供需矛盾等结构性影响,全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将“总体偏紧”,局部地区“持续偏紧”,而“十二五”中期将更可能出现大范围缺电难题。
似乎这一切都预示着夏季“电荒”很可能会更加凶猛。
据了解,今年推进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已经在3月底前布置了下去,涉及到18个行业,淘汰的目标任务已经下达到各省市,而攻坚阶段则与今年的用电高峰期相重合,会在第二、三季度。
俞燕山认为,当前“电荒”是体制性和结构性因素造成,不是因为缺装机容量。当前我国发电装机充足,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处于低位,2010年为4660小时,是自2004年持续下降后的首次回升。从历史经验来看,这一数值在5300小时以下意味着电力供需平衡,超过5700小时才是严重缺电局面。
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说,我国目前的电力结构中,77%左右来源于用煤发电。在煤价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有的小电力企业不得不停产,加剧了电荒。“一度煤电中含基建成本0.1元左右,发电用煤的成本是0.33元左右,现在每发一度电都会亏损。”
国家电监会新闻发言人谭荣尧表示,近几年煤炭价格攀升,财务成本增多,直接影响到下游发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他透露,短期内可能采取上调上网电价来调动火电企业生产积极性,但要实现火电行业可持续发展以缓解电力供应短缺,最终途径还是要推进电价改革,形成合理的电价机制。
“一个事实不容忽视。”观察人士指出,“截至去年,国内发电装机容量高达9.62亿千瓦,已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二位。无论电力规模如何扩大,增长速度如何赶超,为何国家能源局总遭遇‘电荒’层出不穷的尴尬局面?”
告别“电荒”,从外部提速突破“市场煤”与“计划电”瓶颈,在内部让赢利不菲的电网承担更多的发电成本,这不失为一个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