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浙江:遭遇近年罕见电荒 企业恐限电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1日 08:45  中国经济时报

  预计浙江省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最大电力缺口将达350万千瓦左右,专家建议应对“电荒”需有保有压

  ■聚焦地方电力紧缺■本报记者邹建锋

  经历了2010年下半年的限电降耗之后,浙江省在2011年一季度又出现了罕见的用电紧张局面。据悉,这是浙江自2004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电荒”,部分企业面临限电停产。对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多原因致严重“电荒”

  “对于用电紧张问题,我们3月份就觉察了,并且发了相关文件。”5月9日下午,浙江省经信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这位官员所提到的文件是浙江省经信委和浙江省电力公司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2011年电力需求侧管理和有序用电工作的意见》。该《意见》预测今年浙江最高统调用电负荷需求达5000万千瓦,同比增长18.9%,迎峰度夏期间最大电力缺口350万千瓦左右,迎峰度冬期间最大电力缺口在400万千瓦左右。

  记者从国家电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了解到,从3月份开始,浙江就持续出现超200万千瓦的用电缺口。从3月22日起,浙江便开始执行D级有序用电方案,实施错避峰43.36万户次,同时部分企业实行限制用电,采取避峰就谷的方式用电,累计错避峰240万千瓦。

  有关人士分析,浙江电力供需形势趋紧有多方面因素:一方面是新增机组供电能力远低于用电需求增量,2010年至今浙江建成投产机组仅为231万千瓦,而2010年3月以来全省业务扩充新增用电负荷600万千瓦;另一方面,天然气气源不足、国际油价上涨、部分机组事故(故障)停机、来水不足等因素都制约了发电能力。

  记者还注意到,近年来浙江产业结构趋“重”也导致了用电需求大增。以嘉兴市为例,一季度该市重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8%。此外,浙大管理学院EDP中心副主任卢艳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据该中心调查,近年来持续出现的“用工荒”刺激了制造企业增添自动化设备,也导致了用电需求的增加。

  应对“电荒”需有保有压

  面对这次自2004年以来最严重的“电荒”,让电、限电已不可避免。4月29日,浙江省海宁市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海利得新材料有限公司等10家用电大企业与海宁市供电局签订了《2011年夏季有序用电错避峰协议》,主动承诺在夏季用电高峰让电于民。

  卢艳峰告诉本报记者,浙大管理学院EDP中心近期通过走访浙江省内部分工业企业发现,“开三停一”甚至“开五停二”的限电措施开始出现,一些企业在接外贸订单时已经不得不顾虑限电因素。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当前,不仅制造业面临缺电,连政府大力提倡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也遭遇缺电威胁。杭州远传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哲告诉本报记者,该公司在杭州钱江创新创业产业园投建的浙江最大呼叫中心服务外包基地“天堂声谷”正在遭遇“电荒”的困扰。金哲说,与水泥、化纤之类的制造企业相比,“远传”属于用电小户,但是必须24小时保持服务,一旦停电后果不堪设想。

  5月6日,该园区因“线路检修”停电10小时,“远传”依靠UPS(不间断电源)和2台32千瓦的发电机勉强过关。用金哲的话说“总算有惊无险”。但他表示,对于日益加剧的用电紧张局面,公司非常担忧,可能将购买功率更大的发电机。

  对此,卢艳峰表示,“有序用电”的举措应该进一步科学化,譬如可参考目前不少开发区在招商时强调环保要求和“亩产量”的办法,重点限制那些能耗高、技术含量和单位效益低的行业和企业,对于符合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的行业和企业,则应该优先确保用电。

  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有法对卢艳峰的观点也表示赞同,他告诉本报记者,“对于浙江这个资源小省来说,发展高耗能产业要谨慎。同时,既然有序用电是政府主导的行为,那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体现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