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丰田需要快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9日 23:17  经济观察报

  张耀东

  517

  2011-05-02

  汽车观察

  张耀东

  4月份,中国人董长征来了,中国香港人曾林堂离开了。

  这并不是两起有着因果关系的人事变化,但却可以窥见丰田中国内部的风起云涌。以往丰田中国常常在变革力量与传统势力之间角逐纠结。这一次,丰田似乎鼓起了 “快刀斩乱麻”的勇气。

  曾林堂的离职,并不突然。过去3年里,曾林堂要离开丰田的消息不绝于耳,关于曾与丰田中国其他几位日籍高管不合的传闻更是沸沸扬扬。传闻中,分歧根源来自于经销商网络拓展权。可以想象,雷克萨斯每年200余亿元的销售收入要通过经销商实现,这里面蕴藏着多大的商业机会。

  于是,这3年里,曾林堂不断被削权,从独当一面的雷克萨斯销售负责人,变成了4位分管雷克萨斯的丰田中国副总经理之一。他实际的权力仅限于市场公关和进口车规划两个部门,审批权不超过5万元。因此,这几年,很少能够看到雷克萨斯大手笔的市场推广活动。

  这就是丰田式的问题。要么“用人不疑”,要么“疑人不用”,但丰田选择的是层层掩盖问题,内耗不断,对外还要做出歌舞升平的姿态。过去3年里,雷克萨斯市场份额不断下滑,相对于奔驰、宝马,雷克萨斯已经从一线高档车的阵营中掉队。在这期间,雷克萨斯所做的努力都是战术层面的,而在战略上,则缺乏前瞻性。可以说,是内耗让本就保守的雷克萨斯变得更加迟疑。

  雷克萨斯的问题,在丰田中国有很强的典型性。近两年,丰田在中国增长乏力,但内部人事调动却频频发生。对外,丰田与一汽、广汽两大合资伙伴之间的分歧也时常被外界披露。即便在两个合资公司,一些职员也开始不满意丰田的某些做法。一个例子是,与欧美车企相比,丰田合资公司的工资并不高,但员工几次的加薪要求都被丰田中国否决。

  在产品层面,雅力士、新皇冠的失败更是说明了丰田判断的失策。可以说,丰田中国一度是非常自负的,其并不是真心想融入中国市场,尊重中国消费者,而是想强行树立起一套丰田式的价值体系。这点从“兰德酷路泽”、“普拉多”之类的命名就可见一斑。

  这些问题,归结到底是丰田的体系出了问题。今年4月份之前,丰田中国并无太多的管理权限,事事需要向丰田总部的中国部汇报,造成决策与市场脱节,违背了丰田一贯倡导的 “现场、现地、现物”的三现原则。这一次,丰田的4月变革,关键一点就是放权给丰田中国总部。北田真治身兼丰田中国总经理和丰田总部中国部部长两职,这样实现丰田中国的本地决策。

  董长征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上任的。作为丰田中国执行副总经理,董是第一位出任丰田高管的中国人。这件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因为只有人才本地化,才是深度本地化的开始。

  丰田就像一头步履沉重的大象,实力不容小觑,但转向迟缓。这次,丰田中国就像2005年时的大众中国,需要一个方向明确、执行力强的快刀手。不破不立,丰田中国的乱麻已容不得一点一点地厘清,或许由点入手、由点及面的行动派更有意义。

  来源:经济观察网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