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江、浙电荒 广东限电谁在制造淡季电荒?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9日 23:07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劳佳迪 报道 制图 任萍

  距离迎峰度夏尚有时日,多省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已为购电忙得不可开交。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昨日发布报告称,今夏电力供应缺口或将在3000万千瓦左右,相当于福建或安徽全省装机容量。

  往年可以“接济”上海的江、浙两省,今年也明显自顾不暇。记者从电力系统获悉,今年江、浙电力缺口将比上海高出7-8%。就在浙江与号称8年首现的电荒不期而遇,广东提前采取“开五停二”限电措施之际,一个关于“电力为何淡季不淡”的话题亦浮出水面。

  火电“惜产”

  一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新增火电装机比上年同期足足减少投产268万千瓦。以缺电最严重的浙江为例,今年至今没有新机组投产,2010年新投产的装机容量也只有83万千瓦,而今年初步披露的电力负荷缺口就在200-300万千瓦之间。

  火电厂如此“惜产”的背后,一切似乎都指向火电的原料——煤。“煤电博弈的格局才是电荒的本质,从产能看我国并不缺电,但由于煤炭价格过高,煤电联动一直无法在通胀背景下启动,许多电厂关停了部分机组,避免越生产越亏损的怪圈。”国家电网一位从事电力市场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

  记者对比国家统计局数据看到,2010年6月是火电和水电发电量的重要拐点。在此之前,火电发电量增长率几乎一直保持在20%以上,水电则维持负增长。而近半年火电与水电增速已明显形成了几十个百分点的倒挂。今年3月,火电发电量增长了12%,而水电是28%。

  煤价作祟

  火电投产动力绵微,归根结底是上游煤炭价格的一路飙升。记者昨天从安信证券获得的行业周报显示,上周国内动力煤价格维持强势:内蒙古东胜原煤价格上涨50元/吨,幅度13%;陕西铜川长焰混煤价格上涨40元/吨;安徽淮南动力煤价格也出现上扬。

  从年度同比数据看,大同动力煤坑口价上涨了75元/吨,秦皇岛大同优混平仓价上涨90元/吨,阳泉洗中块坑口价猛增255元/吨,阳泉喷吹煤平仓价也暴增260元/吨。由于煤炭在火电发电成本中的占比超过三分之二,电企与煤炭价格最为唇齿相依。

  记者从国家电网能源研究所拿到的一份报告分析,2007年起,以煤炭为主的一次能源价格持续快速上涨,电力企业利润水平就出现大幅下降;2008年,电力行业亏损额达到850亿元,负债率也快速上升,而同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利润2100亿元。据悉,截至4月25日,华中电网全网电煤库存仅可用9天,华中电网月限电量已经达到2000万千瓦时以上。

  转型之困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则告诉记者,需求因素也扩大了电力负荷缺口。“每年4月由于许多厂例行检修,空调尚未投入使用,用电负荷相对较低。今年提前了,而且是大幅度增加。比如华东整个需求增加了14.9%,江苏增加超过了15%。 ”

  这似乎是一个怪现象。金融危机后,华东地区依赖外贸加工出口的发展模式遭到业界观点的“围剿”,订单的持续下滑也促使地方政府和企业加速产业转型。就在这个当口,用电负荷为何反而攀升?

  对此,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认为,高能耗企业的产能释放,客观上加剧了电荒。记者从公开数据看到,一季度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其中,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3.7%,而化工、有色金属制造等高耗能产业的用电增幅高达20%。

  江苏省统计局统计数据则显示,2月全省工业用电量同比增加了23.3%,增幅是城乡居民用电增幅的整整一倍。其中,重工业用电量增长了24.2%。在常州、连云港、盐城、扬州、宿迁等城市,工业用电量单月增幅都超过了30%,除了南京以外,其它在统计的城市增幅都在20%左右。

  电、油“交加”

  而从工业企业角度看,电荒的汹涌来袭恐怕祸不单行,在电荒触动的连锁反应中,油供应的紧俏很可能成为压弯骆驼的又一根稻草。根据一般经验,电力供应紧张时,成品油需求就会骤然放大,尤其是作为煤炭发电原料替代物的柴油。

  油荒也一触即发?一个悲观信号显示:在国内成品油市场供求形势趋紧,国际高油价高企的双重压迫之下,山东多数炼油厂已开始渐次停产。息旺能源统计发现,2011年一季度,我国最主要的民营炼油群体——山东民营炼厂平均开工率为44.3%,到4月中旬,开工率降至38.2%。

  就此看来,与火电企业“惜产”一样,生产环节地炼厂的“罢工”也是导致油荒的重要原因。在与居民消费息息相关的终端价格面前,决策层表现出的谨慎态度似乎也显示出另一个信号:或许工业电价还存有上调空间,而对炼化企业的补贴也可能提高。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