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赖德胜 陈建伟 :开发新人口红利 助力“十二五”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9日 02:15  每日经济新闻

  赖德胜 陈建伟  

  国家统计局4月28日公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14岁以下的人口为2.2246亿人,占总人口的16.6%;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7765亿人,占13.26%;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188亿人,占8.87%。进一步对比2000年的人口数据来看,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出现了值得关注的变化。

   一是少儿人口 (14岁及以下人口)规模和比重逐年降低。据统计,2000年少儿人口2.8979亿人,占总人口比重为22.9%,少儿抚养比(0~14岁人口与15~64岁人口比值,表示100个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的少儿数)为32.6%。十年间少儿人口规模减少0.67亿人,人口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少儿抚养比下降8.4个百分点。

   二是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逐年增加。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0.88亿人,占总人口比重的7%,老年抚养比(65岁及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比值,表示100个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的老年人数)为9.9%。十年间老年人口规模增加0.3亿人,老年人口比重上升4.4个百分点,老年抚养比上升2个百分点。

   以上两点趋势清晰地表明,尽管我国劳动人口的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之和)依然处于50%以下的水平,2010年为34.2%,但是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趋势非常明显。如果按照65岁以上人口比重7%的老龄化社会划分标准,我国早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转变带来的年龄结构变化具有长期性和趋势性。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持续增加,少儿人口的逐渐减少,经济中劳动人口不断下降,我国可能提前进入未富先老的社会。

   26日,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和完善现行生育政策,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生育政策不会有大的改变,少儿人口比重逐渐下降的趋势不会发生变化。这意味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所依赖的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人口红利的消失给我国经济发展前景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阶段的当下,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挖掘新的人口红利,应该成为决策者和社会各界需要关注的话题。区别于以往依靠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发展经济的旧“人口红利”,新“人口红利”主要是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生产率来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那么,应当如何挖掘新的“人口红利”呢?

   首先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不久前公布的“十二五”规划,更是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口红利的消失,意味着人口结构中投入生产的劳动者比例下降,劳动者负担上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集约型增长、劳动者生产效率提高的关键途径,也是统筹解决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节点。

   其次是要促进人力资本开发与投资。据此次普查的初步数据显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这表明近年来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已经为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人力资本。对人力资本存量的开发很重要,因为它是开发新“人口红利”的主要形式。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要强调继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这是为经济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新活力的重要保证。

   最后是要加强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劳动力市场制度是一系列保障劳动者自由流动、公平就业与体面就业、保障劳动者就业权益以及社会养老、医疗等保险制度的统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显示,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以后,保护劳动者权益是缓解社会矛盾、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特别是社会进入老龄化阶段以后,养老、医疗等社保制度建设更是关系到国家长期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制度还不够完善,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还有待加强,劳动者工资待遇还比较低。这不仅不利于劳动者自身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也不利于提高社会消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此,必须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切实保护劳动者就业权益和体面就业,让劳动者更有尊严地劳动。

   (赖德胜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陈建伟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