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斯德哥尔摩和马尔默的绿色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6日 00:18  中国经济周刊

  孔志国

  在斯德哥尔摩,我看到了一座座带着大面积草坪的独栋别墅,看到了在公交车站悠闲等车的路人,看到了在市中心的河道里钓鱼的情景,还看到了胡同里嬉戏抢食的鸽子;在马尔默,我看到了禁止车辆通行的住宅小区和胡同,看到了公交车站旁边整齐码放成一排的自行车,看到了主动避让行人的汽车,还看到了建筑年代不同、风格不同却和谐矗立在一起的房子。

  他们的城市,我们的城市

  我看到的,也正是瑞典的官员们充满自豪对我津津乐道的。他们阐述了自己对“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理解:清洁的环境、可以循环利用的能源资源、新鲜的空气,是这样的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斯德哥尔摩能够成为欧洲的绿色之都,马尔默能够成为世界低碳城市的代表,莫不与此相关。

  这和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的城市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国内,一般情况下,城市仍然是相对乡村而言的。“离土进城”、“打工”、“农民工”等类似的词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流行开来的。人口越来越挤,建筑越来越高,车辆越来越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是中国普通百姓心中的城市标志。

  城市意味着衣着入时的女孩与琳琅满目的市场,也意味着应接不暇的陌生和新奇,还意味着一片片的工业厂区及数不清的就业机会。

  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中国人和瑞典人理解的城市,为什么如此不同?什么样的城市才真会“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从天使变成魔鬼

  城市的产生,是和生活的便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和城市的社会定位相关,也成就了城市相对乡村的优势。早先的城市,实际上是对于乡村的帕累托改进[所谓“帕累托改进”,是以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edo Pareto)命名的,并基于帕累托最优(PARE-TOEFFICIENCY)基础之上。就是一项政策能够至少有利于一个人,而不会对任何其他人造成损害。所谓“帕累托最优”就是上述一切帕累托改进的机会都用尽了,再要对任何一个人有所改善,不得不损害另外一些人,达到这样的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来自百度百科],在被称之为城市的地方,人类出现了更细致的社会分工以及规模集中的交易。不但农牧业之外其他的专门职业得以发展,商品的门类在交易的过程中更趋于丰富。但是,城市并没有让人们远离自然,许多城市居民都还拥有土地、农场甚或农庄。确切地讲,城市就是比乡村更好的乡村。

  应该承认,大规模工业化社会以前,城市基本上只是“天使”不是“魔鬼”,人们尽享便利的同时很少会面对便利带来的不良后果。不过,大规模工业化社会以后,这一切被改变了。对化石能源的广泛应用,让浓烟滚滚的工厂、机器和车辆以及漂浮着各种污染物的河流,一度成为世界诸多城市的专属“荣誉”。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城市病”,工业越发达的城市,“病”得越重。巴黎、柏林、伦敦、鲁尔、底特律、费城、洛杉矶等这样大名鼎鼎的欧美明星城市,当然也包括瑞典的斯德哥尔摩、马尔默,均曾是重症患者,有的现在还“病”得不轻。

  把乡村还给城市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是在工业化的语境中起步的。既然如此,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当谋求向城市化转型的时候,以患着“城市病”的城市为模板,将之引入城市建设的企图便不足为奇。这可能是现实中,患“城市病”的中国城市俯拾皆是的原因。

  但是,患病不要紧,可如果城市建设安于、乐于甚至忘我投身于“城市病”,就很可怕了。因为患“城市病”的前辈们,正在慢慢回归正常轨道:伦敦,从“雾都”变成了“绿城”,斯德哥尔摩和马尔默则是全欧洲的绿色榜样。它们都称自己经历了“浴火重生”的城市再建过程。难道我们非得不撞南墙不回头,重蹈覆辙才好?

  为了一种便利牺牲另一种便利,为了一种幸福牺牲另外一种幸福,都是偏执的做法。城市是比乡村更好的乡村,这样的理念显然依旧适用。所有热爱生活的人,想来没有谁希望自己所住的城市,是一座容纳更多工厂的大工厂,或者,是一座垃圾遍地、臭气熏天的大垃圾场。社会不可能为了青山绿水安然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农业社会,不过,也不应该为了物质富足的生活忘记土地的芬芳。所以,城市里,既要有快捷方便的生活,也要有花香鸟语的环境。

  凭借现代科学技术,加之以到位的市政管理,目前,我们做到这一点,虽然有挑战,可是做到问题并不大。既然如此,那还迟疑什么?

  世界著名绿色城市

  芝加哥(美国)

  氢气燃料、风力发电,芝加哥从1989年至今创造了植树50万棵的环保纪录。2001年,芝加哥大规模推行的通过“屋顶绿化”储存太阳能和过滤雨水,以节省能源的举措取得很大成效,每年为芝加哥市政厅节约1亿美元的能源开支。

  波特兰(美国)

  波特兰是第一个将节能减排立法律的城市。轻轨、巴士和自行车是波特兰市民主要的出行工具。城内开辟了近56万亩的绿地以及长为120公里、供市民散步和骑脚踏车的专用道。

  阿姆斯特丹(荷兰)

  超过1/3的市民都骑车出行,政府鼓励环保交通。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2009年政府公布了一项普及电动车的计划。据此,到2040年,阿市道路上的机动车几乎全部都将是电动车。

  加德满都(尼泊尔)

  加德满都依然保留了昔日原始建筑风貌,但这座城市积极推行环保措施,如“屋顶绿化”、利用太阳能发电和加热等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能耗,加德满都市政厅要求所有建筑高度限制在9英尺(约2.7米)以下。

  雷克雅未克(冰岛)

  雷克雅未克大力推行地热和水力作为取暖和电力能源的措施,氢燃料巴士和“百公里耗油量低于5升环保型汽车可以在市区免费停车”等环保活动。预计到2050年,该市将彻底告别石油燃料。

  伦敦(英国)

  自2008年以来的环保新规划覆盖家庭、企业、供电系统和交通4个领域,要求伦敦居民换用节能灯泡,改造全城1/4的供电系统,对排量大的汽车征收每天25英镑的高额“环保税”。

  新加坡

  2009年,新加坡第一座“零能耗”建筑竣工。特别镜管自然采光,屋顶采用总面积达1300平方米的太阳能板供电,比一般建筑节省50%的能源。预计20年后,城市绿色建筑将占80%。

  库里提巴(巴西)

  全球第一批被联合国列为“最适宜居住的五大城市”之一。早在数十年前,该市就禁止市区和近郊兴建工厂。设计独特的公交系统,保证出入有序,方便快捷,以此吸引更多市民放弃私家车。

  多伦多(加拿大)

  早在2002年,多伦多为解决“热岛效应”(由于城市化发展,导致城市中的气温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就已开始在城市建筑的屋顶种上绿色植物,并用LED照明系统取代传统灯泡和霓虹光管,以节省用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