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招投标反腐升级 铁道部国土部等四部委称重点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2日 23:07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陈锋 北京报道

  4月21日,有“地铁市长”外号的深圳市原市长许宗衡被控受贿3318万元在郑州市中院受审,虽然官方并未披露详细案情,但外界分析,其受贿来源主要指向重大工程建设。

  许宗衡只是卷入重大工程建设腐败的众多官员之一。“这一领域一直是腐败重灾区,所以中央、国务院今年强调将其列为反腐重点领域,而其中最核心的是招投标反腐。”中央党校教授、著名反腐学者林喆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近期,国务院各部委办局连续召开高规格会议,推进工程专项治理,重点是招投标等关键环节的反腐败。以铁道部、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等四部委为重点、以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为内容的专项整治行动已然在全国范围展开。

  “招投标腐败是高官集中沦陷区,业已成为难以治愈的顽症,促使中央和国务院将其作为今年反腐的重中之重,显示了其反腐决心。”林喆认为,只要完善招投标操作细节,完全能根治顽疾。

  权力寻租主战场

  今年春节刚过,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涉嫌严重违纪被调查。据报道,初步核实刘志军与山西女商人、博宥集团董事长丁羽心(原名丁书苗)等通过暗箱操作铁路建设项目,使内定企业中标。丁羽心等人向中标企业收取项目标定额2.5%-4%的中介费,共计8.22亿元。据悉,刘志军利用职权,内定多家企业中标8个铁路建设项目。

  刘志军案发与国家审计署的专项审计紧密相关。审计署方面认定,丁羽心等人通过幕后操纵,干预招标结果,违反了《招标投标法》有关规定,行为违法。

  近年来,审计署审计报告成为揭开大案要案的重要线索,也成为反腐人士分析腐败的重要数据来源。以招投标腐败为例,2011年2月1日到3月25日连续发布的4份审计报告显示,在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东段项目、10省区市部分机场建设项目、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和10省(市)扩大内需投资项目上都存在工程招投标违规现象。据粗略统计,工程招投标违规项目涉及资金已超百亿元。

  林喆指出,重大工程是稀有资源,不法商人通过权力寻租,假招投标之名获得项目,就能赚取巨额利润。“这种腐败有漂亮的外衣,很难被外界获知,已然成为权力寻租的主战场。”

  大案频发专项反腐

  2011年爆发的多起腐败案例连续给林喆教授的总结做着生动的注脚。

  被冠以“裸官”称谓的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微博 专栏)3月份被停职审查。据称,张曙光案发与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案牵连,媒体公开的报道指出,丁书苗的公司令张失节,而直接原因可能是张在运输局独揽大权时介入招投标。

  知情人士表示,铁道部是国内铁路市场的唯一买家,而对接部门则是张曙光权力覆盖之下的铁道部运输局,该局分管高铁技术引进、铁路装备购买和招投标。一则未被权威部门证实的内部说法是,在一项高铁轮对项目的招投标中,最有条件中标的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中途放弃竞标,丁书苗的公司取而代之,成为了中国高铁轮对产品的供应商,知情人士称是张曙光直接跳过项目组操作助推后者上位。

  “事实上,招投标反腐一直在进行,只是这一次力度更大。”中纪委、监察部有关负责人4月14日表示,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开展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今年,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分别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招投标反腐被作为这项工作的重点。

  部委联动效果难料

  为何重大工程招投标成为反腐重点?

  “重大工程高额的利润是推动这一领域腐败案频发的主要原因,表里不一的招投标程序,则被拿去欺骗外人。”林喆教授表示,正是招投标的隐密性,使得腐败严重滋生,影响恶劣,到了亟须重治的时候。

  根据安排,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以国土资源、交通运输、铁路和水利等行业和系统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为内容。交通运输部网站公布的部内会议内容显示,在过去一年时间里,部领导频繁开会部署和推进,为该部头等大事。

  在细节上,交通运输部要求狠抓两项:重点治理挂靠借用资质投标、领导干部违规干预插手招投标等突出问题。在工程建设实施和质量管理环节,重点解决质量安全制度不落实、有效施工周期短、工程转包和违规分包等问题。

  在刘志军案发、审计署曝光多起高铁工程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后,铁道部表现出了明显重视,近期亦多次召开会议,部署开展针对铁路项目招投标、工程质量安全、投资控制和资金管理的专项整治。国土资源部、水利部也持续派出检查组赴各地督导检查,各地还纷纷推出新举措,完善制度、强化监督。

  据了解,今年二季度,中纪委将派检查组,集中对铁路、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水利等重点领域政府投资项目存在的工程腐败和质量、财务等问题开展专项检查整治。

  “态度上重视,方法上完善,我相信招投标反腐将取得明显效果。”对于无处不在的权力潜规则,林教授表示,只能依靠制度去堵截,所以她强调“方法论”。

  与学者乐观态度相比,业界人士则表达担忧。经常参加项目竞标的北京某企业老总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招投标过程涉及面太广,一个环节出现漏洞,腐败就会产生。“目前,招投标整个过程可以说是千疮百孔,修补需要能工巧匠,更需要时间。”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