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社科院副院长李扬畅想:外储管理权转移到财政系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1日 01:01  第一财经日报

  汪时锋

  在昨日中国社科院春季经济形势报告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扬带来了一个颇为令人关注的提议,就是让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权限从中央银行转移到财政。

  这个建议源自李扬2005年开始进行的一项研究,其核心命题是解决外汇激增对中国带来的诸多压力。

  坦陈“恐怕还是有些困难”

  “宏观调控现在受制于一个非常强的因素就是储备的增加,因此我个人认为,对于下一步改革发展来说,储备问题还需要做一个制度性安排。”李扬在会上表示,“关于储备一二十年来的研究中,首先大家着眼于如何减少储备增长,但效果并不明显,在外汇储备还存在增长趋势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外汇储备机制的调整来弱化它的作用就是我正在研究的一个课题。根本性的解决办法,如果让我们畅想的话,不考虑成本、不考虑接受性等方面,我觉得应该把我们的储备交给财政,但这恐怕还是有些困难。”

  纵观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因历史、本国货币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汇率制度安排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既有完全由中央银行主导的外汇储备管理模式,也有由财政部主导的外汇储备管理模式,但主要的经济大国中主要是由财政部门进行主导,中国则是由央行来主导外汇储备。

  目前主要的经济大国采取的都是浮动汇率制度,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对储备的需求相对较小,主要由中央银行负责储备管理的具体操作,但财政当局对储备管理拥有重要的决策权。外储的主要管辖权限集中在财政部门手中,财政部门在外汇干预及储备管理中仍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也曾尝试将外汇储备从央行手中更为多元地使用。2007年,中国将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从中央银行转至财政部下新成立的中投公司,创造了深化外汇投资体制改革、拓展国家外汇储备的运用渠道,提高国家外储长期收益的新模式。但2000亿美元的外储使用探索对于急剧增长的外储总额来说比例还不大。

  如何看待央行管理外储

  2010年年末,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28473.38亿美元。一季度,在中国出现逆差的情况之下,中国外汇储备又同比快速增长了24.4%,一举超过了3万亿美元大关。外汇储备提高了我国进口的支付能力,但李扬认为储备完全由央行来管理有几大不足。

  据其认为,这一模式使得控制货币供应增长量的目标很难完成,压力越来越大。

  李扬称,从基础货币供应方程式来看,外汇储备占我们基础货币供应的100%多,也就是说其他手段都是来对冲外汇储备占款的,压力极大,利率和准备金率政策要跟着物价和外汇储备增长速度调整,使得宏观政策实际上由外汇增长牵着鼻子走,可能产生副作用。

  此外,可能面临内外政策协调的困难,因为大量外汇储备在中央银行手里,使得外汇既同汇率政策有关,又同国内货币政策有关,会使货币当局的政策调控工具顾此失彼。

  李扬同时指出,外汇储备完全由央行管理还使得利率市场化问题受阻,此外,外汇储备放在央行手中会造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困难。

  “我们想现在应该下决心做出调整的时候了。当然现在还是要更多考虑这个事情对于经济和市场的冲击,我们做了一个比较综合的分析,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公开发表的文章提交给大家。”李扬在会上说。

  不过,一位研究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管理远不像2000亿美元那样简单,更何况目前中投对于2000亿美元的管理还饱受关注和质疑,即便中央银行想转让外汇储备的管理权,财政部门是否愿意接纳并是否有能力管好这些外汇储备都是问题,无论是否转移外储管辖权,首要的问题都是进一步完善中国外储投资使用渠道和方式的机制性建设。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