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万敏 发自北京
央行4月17日宣布,从4月21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就在央行宣布上述决定前,央行行长周小川(专栏)在博鳌论坛上表示,尽管存款准备金率已位于历史高位,但没有绝对的上限,当前货币政策已从适度宽松转为稳健,即货币政策要适当收紧,这个趋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这样的表态,是否意味着央行接下来还会继续频繁动用存准率工具,甚至如部分分析人士所预计的“一月一调”?银行流动性状况以及与之联系紧密的信贷投向将出现何种变化?
从去年12月以来,存款准备金率呈现每月一调的趋势,到此次上调,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高达20.5%。央行行长周小川则表示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不存在绝对界限。
多位分析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胀还没有到顶,而流动性压力也并未缓解,二季度期间,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仍将继续。
极端货币政策的可能性
在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与人合著的《中国的准备金、准备金税和货币控制:1984-2007》论文中称,最优存准率由存贷利差、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决定,以2007年存贷款利率水平测算,存准率最优水平大致稳定在23%左右。而目前的存贷款利率水平,刚好与2007年大体相当。
关于存款准备金率,4月16日,周小川在博鳌表示,不存在一个绝对的界限问题,都是取决于条件,从国际经验上来讲,也没有明确的一个尺度,过去这么多年我们有国际收支双顺差,也在危机期间使用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扩张,导致了过多的流动性,过多了才要收回来。
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吕随启表示,存款准备金率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情况,从这个意义来看,存款准备金率确实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
他举例称,美联储对交易账户类存款的准备金率规定,440万美元以下的存款准备金率为0%,440万至4930万美元为3%,4930万美元以上为10%。法定准备金率可以在2%~14%之间调整,特殊情况下可以调高至18%,但在美国历史上还从未出现过执行18%的法定准备金率,“也就是说,如果美联储将法定准备金率提至18%,则意味着美国经济出现了极端情况。周小川行长说存准率没有绝对界限,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走向极端情况是没有界限的?”
金砖国家3月份通胀率集体创新高,印度通胀率接近9%,巴西通胀率达到6.03%,市场观点认为这些国家将继续通过加息与紧缩货币手段控制通胀和应对热钱流入压力。
吕随启认为,存款准备金率是被动的调控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冲流动性,其中主要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带来的流动性压力,中国巨额的贸易顺差是外汇占款的主要来源,从根源上解决流动性的压力,应该更多依靠让人民币汇率升值,减少出口,增加进口。
“由于中国属于间接融资主导型融资体系,银行资金来源又高度依赖于存款,预计未来准备金率上调仍有不小空间。”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微博 专栏)表示。
摩根大通的研究观点也认为,从技术上讲,针对流动性的管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举措较公开市场运作成本更低,更高调,目前1年期央行票据利率为3.3058%,规定的法定准备金的利率为1.62%。“因此,从技术性、公开市场运作等因素考虑,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仍是短期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工具。”
通胀仍未到顶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4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也是最为紧迫的任务。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稳定物价总水平的全面部署,从控制货币、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等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措施综合应对国际国内物价上涨压力,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内。”
中金公司认为,温总理此次讲话精神将在近期政策中体现。在当前通胀压力明显上升、经济增长水平仍然较高的情况下,预计控制通胀压力将是二季度政策首要任务。
“预期广义消费物价指数短期内将持续上升,6、7月将达到同比增长最高点约5.6%,并在整个8月保持5%以上。”摩根大通预计。
另一方面,“相对国内经济,外围不确定性和风险更大,对国内货币政策可能造成新的影响。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在近期逐步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导致资金进一步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招商证券在其最新的研报中称。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杜征征表示,存款准备金率年底之前,可能会继续上调3次左右至22%附近,下一次上调的时间窗口很可能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并预计二季度仍会加息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次;下半年加息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