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ILARIA的大牌梦想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16日 06:25  经济观察报

  杨婷婷

  515

  2011-04-18

  杨婷婷

  这是周末的北京,柏悦酒店三层宴会厅外挤满了打扮入时的各路时尚人士,有街拍网站的摄影师不断用镜头记录着那些漂亮的年轻人,时尚杂志的主编们手里捧着香槟和熟人寒暄。再过一会儿,ILARIA春夏服装秀会在宴会厅内开秀。

  如果不对它的中国资本背景刨根问底,普通人无法从一场简单的秀分辨出它是来自哪儿的品牌:出来谢幕的设计师是外国面孔、董洁和陈燃一直都是各大品牌秀场的常客,即使是在国外看秀,《VOGUE服饰与美容》主编张宇和《时尚芭莎》主编苏芒也常常被安排在秀场第一排。

  从这些外部形象来看,IRALIA已经有了和世界一线大牌接轨的模样。创始人ILARIA HE在20年前在意大利念书,在创立自己的品牌之前,她是意大利品牌Max Mara,Versace,A-marni在中国的首席代表。

  2007年,凭借自己多年来对时装本身和资本运作的了解,她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创业总归是艰苦的,好在她找来了两位有经验的帮手,一个是拥有多年奢侈品管理经验,接连担任Valentino和Prada亚太总裁的意大利人 Giovanni.Di Salvo,而时装的精髓——设计总监则是Valentino本人的第一设计助理Antonio Bandini。

  两个意大利面孔和他们身处的关键角色几乎没理由让人不相信,这个品牌的国际化基础比任何其他中国品牌都要深得多。从他们在北京开店的选址策略也能看出其在中国意图以一线大牌形象出现的野心,从国贸商城到金宝汇,全是奢侈品不会放过的地盘,目前他们正在努力的方向,是新光天地。

  关于时尚有一个不能忽视的背景是,多年来无论是产业本身还是设计师,亚洲品牌要想在强势的西方话语体系中争得空间并赢得掌声,绝对不是容易的事。

  Giovanni.Di Salvo在Prada 8年的工作经历或许能够帮助他寻找到东西方两个世界的平衡点,在他看来,要打造一个奢侈品品牌,质量和细节是起步期间最关键的两个要素,好的品牌必须对这两者有严格控制。很多新创立的品牌希望抄近道,在他看来十分不可取。这也能解释中国在过去能为如此的奢侈品代理工厂,却为什么没能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

  ILARIA的工厂在杭州,Gio-vanni.Di Salvo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并不回避自己工厂在中国的事实,也不像一些品牌那样极力隐瞒自己的中国身份,他不是不明白中国消费者觉得“外国人的制造水平可能更高”的这种消费心理,之所以愿意把工作地点从香港搬到北京,也正是想挑战一个在行内人看上去像笑话的任务:“用中国的资本、中国的人工,打造来自中国的奢侈品品牌。”

  中国成为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几乎指日可待,但是中国本身真的能成为奢侈品制造商吗?在老佛爷门口排队用护照买LV的人肯定不这么认为,买法国制造、意大利制造才是奢侈品的正途。“中国制造”变成奢侈品?短期内没人觉得可能。

  加强对细节和程序的控制,是他第一步要做的。在面料的选择上,几乎不考虑成本地使用了一些来自欧洲的顶级面料,就像中世纪时在欧洲皇族中很是流行的宫廷手工双面缎,由于其内外能展现出两种完全不同肌理的面料效果,成本惊人并限量生产。在以往,订制这些面料的可都是欧洲的顶级品牌。

  这样的投入是必要的,毕竟在营造奢侈品消费故事这一方面,ILAR-IA有着天然的短板,4年的短暂时间远远无法和Velentino和Prada这样的品牌相提并论。

  接下来要保证产品质量的就是设计了,现在的设计总监Antonio Bandini平时人在意大利,但据说每个月都会到中国溜达一圈,在过去几年间,他已经去过包括杭州、贵州等多个中国二、三线城市,官方声明说这是设计师在寻找中国元素。

  另一个负责把握服装设计的是创始人ILARIA HE,在意大利时装行业多年的打拼也已经让她能够敏锐地嗅到,什么才是当季主流。

  事实上,从当天秀场看来,中国元素的存在感并不强烈。I-LARIA把自己的目标消费者锁定在都市精英女性身上,风格干练。

  眼下,ILARIA离国际大牌的路还很远,尽管它得到了很多中国商人、媒体的认可,但我们都知道,在中国本土商业上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品牌本身的成功,在这个最势利的行业内,能否去欧洲时装周作秀,能不能把店铺开到纽约、巴黎、伦敦这样的时尚之都,才是国际一线大牌的基本标准。

  来源:经济观察网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