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包容性发展:让全亚洲受益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15日 01:02  第一财经日报

  许可新

  在博鳌亚洲论坛迎来10岁“生日”之际,“包容性发展”被选定为2011年年会的主题。

  根据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本月月初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消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在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开幕式上做主旨演讲。

  周文重当时介绍称,胡锦涛的演讲,将围绕本届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包容性发展”,阐述中国领导人对这一概念的看法以及中国在“包容性发展”上的实践。

  在此之前,胡锦涛已先后两次就“包容性”相关话题发表过演讲:第一次是2010年9月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时,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 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之后两个月(2010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再次提出,要“倡导包容性增长,增强内生动力”。

  从“增长”到“发展”

  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一次胡锦涛演讲的主题内容,作为定语的“包容性”后面修饰的主体,将由“增长”变为“发展”。

  周文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所谓“包容性发展”,就是要使全球化、地区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和好处,惠及所有国家,使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益和财富,惠及所有人群,特别是要惠及弱势群体和欠发达国家。

  “选择‘包容性发展’作为2011年年会的主题,就是希望在亚洲地区倡导和推动更为公平和均衡的新发展方式。”周文重说,“我们正是通过深入观察和思考当前亚洲经济发展的现实挑战以及地区发展的潮流,选择了这个主题。”

  事实上,“包容性”这个观念并不是新近才提出来的。早在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就率先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概念,而“包容性”本身也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提出的观念之一。

  霍泰德(Edgar G.Hotard)——投资公司HAO CAPITAL的合伙人兼咨询公司摩立特集团中国地区董事会主席,从2006年开始就参与博鳌亚洲论坛主题的确定、议题设置以及嘉宾的邀请。

  他告诉本报记者,作为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主题,“包容性发展”是从大约15个不同的备选主题中脱颖而出的。

  “在最初的十几个备选主题中,差别很大,既有‘全球经济走出衰退’、也有‘可持续和绿色的发展’,还有‘亚洲的崛起’等。只有‘包容性发展’,才能让所有人都从中获益。”霍泰德说。

  霍泰德说,“包容性发展”的提出,是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大家都在寻找刺激经济的方法,并对此前的“发展”进行了重新思考。

  他说,“发展”不仅仅是指经济的“增长”,还包括社会、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

  周文重也表示,从亚洲地区现实看,“发展”比“经济增长”问题更为突出,如何实现“包容性发展”,则更为紧迫和重要。

  应对继续扩大的不平衡

  作为世界经济最主要的引擎,近年来亚洲经济增长迅猛。2007年到2010年,全球经济在遭受金融危机重创的情况下,平均增长速度为1.8%,而同期亚洲经济的平均增速达到7.57%,是全球经济增速的4.2倍。

  博鳌亚洲论坛年度报告《亚洲经济一体化2011年度报告》指出,2010年,亚洲对全球经济增长率的贡献超过45%。

  但与此同时,亚洲地区内部的经济增长并不平衡,亚洲各经济体自身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并不平衡。

  亚洲开发银行在其年度报告中也指出,虽然亚洲经济增长速度仍然较快,但是金融危机使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速度大大放缓,并给各国减少贫困人口的努力带来更多的风险和困难。

  据其预测,亚洲发展中经济体明年能够继续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平均增速将为7.3%,但增长的不平衡会继续扩大。

  例如,亚洲各经济体明年的GDP增速,最高的可以达到11%,而最低的则只有0.8%,增速差距将近14倍。即便是经济增长一直保持较高速度的一些亚洲发展中经济体,金融危机也给它们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而长期的负面影响。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共享发展是“包容性发展”的最基本内涵。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进入再平衡的重要阶段,缔造合理的世界经济新格局、新秩序,实现共享式发展,是新兴经济体的共同愿望。

  在谈及“包容性发展”如何令全亚洲受益时,霍泰德举例说,正在建设的从昆明到新加坡的高速铁路,不仅会将中国与东盟地区连接起来,而且还将切实推动地区间的经贸合作往来,从而令铁路沿线如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各方都能受益。

  霍泰德表示,对于中国来说,“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符合中国核心利益的。

  中国从“外需”走向“内需”

  “包容性发展”不仅是亚洲经济一体化的“药方”,也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认为,对于中国来说,“包容性发展”将使经济发展回归增长本意,即以人为本,发展的目的不是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而是使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并且追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迟福林也认为,“包容性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内涵。过去30多年,中国通过改变生产关系、做大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固然是必需,但与此同时,中国的发展也存在很多突出问题。

  在他看来,实现“民富优先”将是“包容性发展”在中国的具体体现。通过提高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预期,使中国经济从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

  迟福林表示,如果“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居民消费率能在现有基础(35%左右)上提高10个百分点,将初步形成消费主导的发展格局,而中国从一个经济由投资拉动型的国家转变为一个消费驱动型的经济体,对亚洲、对世界经济再平衡,都有着重要影响。

  霍泰德同样认为,随着中国的医疗、社保、教育等领域在“包容性发展”的背景下得到完善,再加上建立起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消费市场有望得到提振。他预测,未来10年中国的居民消费率将提升至50%左右,届时,中国将摆脱过度倚重外需和投资的状况。

  “但做好预期管理很关键,比如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霍泰德说,如果工资增长过快,将使“中国制造”出口产品价格过高而导致在国际上失去竞争力,反过来引起国内失业,但如果增长过慢,则会引发民众不满,这对于中国的决策者是一个巨大挑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