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裁判员”向“运动员加裁判员”过渡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13日 20:09  中国产经新闻报

  “大粮仓”变身国储调控须回归本位

  本报记者 王超报道

  在世界粮食危机露头和国内通胀高企的大背景下,现行的国家粮价宏观调控能力正面临严峻考验。在各自利益的影响下,几大央企在收储中并未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反而出现了“逆向调控效应”。一个独立于市场之外的公益性收储机构开始被业界所期盼。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份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撰写的我国粮食调控政策的战略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上报至国务院。规划对2008年来我国粮价异常波动做了深度分析,明确指出,我国粮食调控的基础与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在有来自不同层面的利益博弈和冲突,致使现行的粮食调控机制已经被实质性弱化,政府调控难度和成本日益增大。

  报告认为,2010年粮食收购期间出现的抢购“乱象”中,国家粮食收储的头号主角中储粮对此有着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中粮、华粮等收储新贵也形成了“逆向粮食调控效应”,推动了粮价上行、提高了政策执行与监督成本、增加了宏观调控的复杂性。

  “归根结底,还是利字当头。”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他表示,我国成立中储粮的原意是构建“国家大粮仓”,在丰产时把粮食收购贮藏起来,在减产时再拿出来销售就可以平抑物价。中储粮主要执行国家的宏观粮食调控任务,要“维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近年来,中储粮走偏了方向,已经不满足于“大粮仓”角色,坚决要做“大粮商”。“2008年以来,中储粮开始私下做兼业的经营业务,诸如粮油加工、物流、粮食加工企业委托业务等不一而足。而且获利颇丰,据说已占其收入的一大半。”郑风田说。

  中储粮这种从“裁判员”到“运动员与裁判员”兼职过渡,引起其他粮食加工企业恐慌。国家也开始启动多元化收储机制。中粮、华粮和中纺等央企也开始进入收储体系。但由于其长期偏重于发展粮食加工和贸易,它们将竞争采购的一部分粮食囤积起来,待价而沽。由此引发的后果是中储粮今年第一批1000万吨中央储备玉米补库的计划几近落空,加大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

  “要想增强国家对粮价的调控能力,就要打破央企各自的利益壁垒。可行的方法就是组建一个独立于市场之外、完全是公益性的收储机构。只有组建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才能真正起到国家‘大粮仓’的效用。”郑风田说。

  在具体的操作上,郑风田建议,组建这个独立于市场之外的收储机构可以以中储粮为班底,剥离其营利性业务,单留下起到收储网络,并以此为基础扩建到全国各地。

  与此同时,我国还要完善监管体制,避免类似乱局再度重演。“没有打破央企利益观的关键是没能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今后对于参与粮食竞价的企业实行严格的政策管制,明确企业的相关责任,做到权责分明,严格要求企业以最低收购价进行粮食收购,防止以各种方式进行变相抬价的情况发生。”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由于长时间的监管不力,中储粮等央企与地方政府的利益纠葛已经根深蒂固。国家不出重拳根本无法改变现状。因此,政府在监管的同时,必须辅以严厉的惩罚措施。一旦发现收储人员违规操作,国家就要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将其剔除出这个领域,永不录用,必要时可追究其法律责任。”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粮食行业分析师马文峰如是说。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