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44载邵氏王朝终结 TVB变革未了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09日 05:24  中国经营报

  王佳

  旷日持久的TVB卖盘故事终于尘埃落定。

  3月31日,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公布陈国强牵头的财团Young Lion向邵氏兄弟购入TVB 26%权益交易完成,并已取得香港广播事务管理局批准。Young Lion股东德祥企业董事长陈国强、威盛/宏达电董事长王雪红及美国私募基金普罗维登斯(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一起加入TVB董事局。

  此次TVB首次易主,意味着极富传奇色彩的邵逸夫(专栏)执掌TVB时代行将结束。自1967年以来,叱咤港岛的老牌娱乐王国上演了邵逸夫时代的完结篇。

  此次交易完成后,不论陈国强、抑或王雪红都要面对的是TVB步入衰落期的现实:新的TVB面临着必须变革的困境,亚视的竞争、免费电视市场开放的威胁、新老TVB的矛盾、艺员的流失、思维的老化等。这两位并无电视业相关经验的买家会带领TVB何去何从?

  TVB步入衰落期

  邵逸夫最近一次出现在公开场合是2010年11月TVB 43周年台庆。103岁的邵逸夫在港姐的陪同下亮相TVB总部——香港将军澳电视城。当晚众明星争抢与邵逸夫合影,即有媒体点评,这恐怕是最后一次看到邵逸夫在美女簇拥下出席台庆仪式。彼时,外界正传言TVB将被李兆基(专栏)长子李家杰收购。

  邵逸夫早年投身电影,其经历近乎是华语电影发展史。因在八兄弟中排行第六,邵常被人称为“六叔”。上世纪60年代邵逸夫与利孝和共办TVB;1980年,利孝和去世后邵逸夫接掌TVB,并出任董事局主席至今。

  而在全球范围内,上世纪80年代香港正处在全球发展的黄金时段,商业电视的开发正遇到好时机。邵逸夫适时地开创了商业电视台黄金模式:一是仿效西方管理制度,建立一条龙机制;二是创办无线艺人班。一条龙机制开创了TVB电视剧的核心竞争力:从资金注入、编剧、演员,再到拍摄至播放一手包办,然后把音像制品的版权销售给海外。自给自足的自拍剧机制逐渐成熟并发挥功效。但艺人必须忍受低工资和长期合约。

  “在80年代只有电视一种媒介形式的时代,艺人要依附于电视的光环。无线把人的成本降到最低,盈利能力增强。”电视业资深人士韩澄宇介绍。“TVB的成功符合商业电视台的资源开发,这种对人的垄断很长时间是其成功的保障。一次性投入低成本,却产生复合型的系列收益。但这些多少是时代赋予的。TVB的成长恰逢香港娱乐和电视的黄金时期。”

  而在邵逸夫执掌TVB的后期,TVB已略显疲态。2008年,经济危机更使得TVB受到重创。由于其收入主要依靠广告,经济敏感性非常高。当年12月,TVB宣布一次性裁员212人,裁员幅度接近10%,市场哗然。紧接着,营业额下滑、音乐垄断地位不再、高层内讧、艺人造反等纷扰令TVB麻烦不断。2010年初,更发生香港廉政公署逮捕了包括TVB总经理陈志云在内的四名涉嫌贪污的TVB员工事件,让TVB雪上加霜。

  长期关注亚洲娱乐产业发展的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副教授罗青分析,TVB这几年的衰落原因归根到底是在新的媒介运营环境下,TVB仍固守传统的运营模式。现在所有的电视台都在面临新的转型。而TVB的整体战略并没有新动作。“原来电视垄断媒介,艺人自然低人一等,出名更重要。但现在媒介选择多了,艺人有了资本,自然造反。而TVB唯收视率、低人力成本的商业盈利模式,在传统电视时代可行,而今却成了致命弱点。”

  而此次随着TVB的易主,TVB旗下艺人掀起了一股“离巢热潮”,佘诗曼、林保怡、黄宗泽、马德钟、廖碧儿、蒙嘉慧、杨思琦等大批一二线花旦小生均称,约满后不再续约。

  几度出让

  执掌TVB近30年,邵逸夫却并没有培养出合适的接班人。子女四人中,无人可接掌TVB王朝。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还是邵逸夫红颜知己的现任太太方逸华,强势介入公司业务。引起邵逸夫两个儿子邵维铭与邵维钟的不满,兄弟俩后来退出董事局,移民新加坡,父子不相往来20多年。

  从2006年邵逸夫因身体原因为TVB寻找买家开始,数年来香港及内地有意接盘者众多。周亦卿、李泽楷、甚至CCTV等都曾传出消息欲出手购买。2008年夏季,邵逸夫与碧桂园董事长杨国强进行了谈判。最终,此笔价值100亿港元(合13亿美元)的交易因经济危机而夭折。

  2010年,邵逸夫退居二线,77岁的方逸华一人独掌TVB大局,并继续寻找买家。2010年9月TVB发出了股权转让通告,这之后出现了多方竞购TVB股权的情况。当时备受关注的是上海文广新闻集团有限公司(SMG)加入了这支股权竞购队伍。除SMG外,当时的收购方还有香港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长子李家杰、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马云(专栏)和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微博 专栏)。

  香港媒体咨询公司Media Partners Asia执行董事Vivek Couto表示:“TVB是一个伟大的品牌,出售它不是问题,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改变成定局

  TVB新主人是曾自称被《成报》及TVB收费电视搞到“传媒大亨梦碎”的香港“壳王”陈国强,此番他联手台湾女首富宏达(HTC)掌舵人王雪红以及美国私募基金组成财团收购邵氏TVB 26%的股权。对于此次交易金额,陈国强一方的投资团队发言人蔡纯清介绍,涉及电视广播股权的交易作价为62亿元。收购财团中,陈国强占超过50%股份,其余两家将均摊收购资金,每家15亿港元左右。

  这三方中,陈国强的身份最受人瞩目。易凯资本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冉(微博)即对媒体表示,从身份来看,这些受让人的主业都和电视机构不相关,他宁愿相信这只是接力棒中的一棒。

  陈国强有“壳王”之称。擅长收购空壳公司,注入资产并寻觅买家以较高价出售。但陈国强对媒体的投资却屡屡受挫,甚至不堪回首。2000年投资《成报》,2005年投资TVB旗下的付费频道银河电视,均蚀本而归。投资《成报》被陈国强称作“一生中最失败的投资”。2003年初他把《成报》以1亿港元出售给由吴征(微博)及杨澜控制的阳光文化。而此次交易后,陈国强也表示暂时不会过多参与TVB的运营。

  早在收购阶段,就有人揣测陈国强是看上了邵氏在清水湾拥有的几块地皮。有消息称如能做地产开发,仅此一项即可获益90亿港元。陈国强也明确表示未来将做住宅出售,至于细节则要视情形而定。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曾对地产商进驻影视业有过分析,很多企业以文化作为其项目运营的驱动方式,最后可能都会与原来的核心业务之间有一定潜在的关联性。

  除陈国强外,另两方入股者是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的女儿王雪红和美国私募基金普罗维登斯。这两者之前都有过投资媒体的经历。此次投资TVB,宏达电母公司威盛强调,集团没有参与入股,纯粹只是董事长王雪红的个人投资。

  目前,各方都在关注陈国强财团接手后的TVB究竟将被如何打造。王雪红迄今未对TVB的未来发表明确意见,陈国强则自谦自己不是一个电视人,不会插手TVB的日常运营,目前电视台管理层人员不变,自己“可以坐享其成”。

  新东家虽纷纷表示不会影响干涉内容制作及运营,但香港各界已纷纷发表观点关注TVB的新的编辑方针是否发生变化。香港记协主席麦燕庭表示,TVB易主是一宗足以影响两岸三地言论自由、文化的重要新闻,陈国强应该公布更多细节。资金来源必定影响节目方针。

  王冉认为,普罗维登斯是私募,以后肯定会退出,而陈国强更是擅长资本运作,会在资本市场有所动作后退出。

  “无论是陈国强、王雪红还是普罗维登斯,做这个交易最终的动机是实现其商业投资目的。”娱评人姜伯静分析,“不管怎样,新的TVB面临着必须变革的困境。”

  亦有业内分析认为TVB是香港制播内容丰富、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台,在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相当高的指标意义。因此,王雪红个人的投资方向正结合文化创意与科技终端的力量,将有助宏达电未来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领域的发展。

  4456361553677740676.jpg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