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剑指通胀欧央行如期加息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08日 06:39  金融时报

  莫莉

  记者莫莉面临欧元区通胀压力高悬和区内边缘国家债务危机加重的两难处境,欧洲央行还是如期选择了扣响加息“扳机”。欧央行在4月7日的议息会议之后宣布,将基准再融资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1.25%,同时将边际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分别提高25个基点至2.00%和0.50%。这是欧央行自2008年7月以来的首次加息,也是40年来欧洲经济体首次先于美联储提高基准利率。当天英国央行和日本央行在货币政策例会结束后均宣布按兵不动。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议息会议结束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加息是所有委员一致同意的,当前的货币政策姿态仍保持宽松。他还说,目前并未决定这次加息是否是“一系列加息的开始”,未来货币政策走向将留到下次议息会议决定。

  “目前来看,欧洲央行本次加息主要就是针对通胀走高。”7日晚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最新数据显示,欧洲通胀指标已经连续4个月处在欧洲央行认可的2%的政策范围之上。同时,国际原油、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继续“高歌猛进”,这无疑给了欧洲央行巨大的政策压力。与美联储、英国央行不同,欧洲央行唯一的政策目标就是控制物价。所以,与美联储在原油价格大幅上扬面前略显轻松相比,欧洲央行却有“切肤之痛”。

  然而,对于经济复苏刚见起色、债务危机难关未过的欧元区来说,在现阶段加息并非完全没有风险。就在欧洲央行宣布加息的数个小时之前,葡萄牙总理苏格拉底表示,葡萄牙政府决定向欧盟委员会请求财政援助。至此,葡萄牙成为继希腊、爱尔兰之后的第三个因债务危机而向欧盟请求援助的欧元区国家。

  “总的来说,欧洲当前的各项条件实际上尚未成熟到应当加息的地步,”当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中国社科院欧洲所经济室副主任熊厚说,毕竟欧债危机的局势仍旧“烽烟不断”,而欧洲痛苦的财政紧缩计划也在进行之中,这些无不对欧元区经济复苏构成威胁。他预计,为了扶持经济复苏,欧洲央行很可能“两手都抓”,即在加息的同时,其一段时间内可能还会继续对市场提供其它流动性支持措施。

  对于市场关注的未来会否继续加息的问题,特里谢的回答是目前尚未决定,未来货币政策走向将留到下次议息会议决定。他认为,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包括能源价格、中东不稳定局势、新兴市场商品需求以及欧元区不断上扬的税率。“通胀风险继续保持上行,”特里谢表示,欧洲央行将“密切监测”未来物价走势。“单凭本次加息,可能还不足以断定欧洲央行已经进入紧缩周期。”熊厚说,但从特里谢的表态来看,欧洲央行仍旧对通胀保持警惕。如果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仍旧居高不下,导致欧元区通胀数据继续亮“红灯”,特里谢这番话显然给未来进一步加息“留下了空间”。

  受特里谢上述表态的影响,当天欧元对美元汇率从高位略微下滑。伦敦当地时间下午2点43分,欧元对美元汇率为1比1.4263。

  在包括韩国、印度等众多新兴经济体和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先后步入紧缩周期之后,欧洲央行也成为了全球加息阵营中的“新兵”,这是否能够“撬动”全球利率回归常规化?又会对英国央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带来何种影响?虽然英国央行7日维持0.5%利率和2000亿英镑的资产购买规模不变,但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在国际油价大幅走高的背景之下,英国的通胀率已经持续多月处在警戒线之上。在今年晚些时间,英国央行可能也会尾随欧洲央行将加息时点提前。

  “从更深层面来说,欧洲央行本次加息,也具有维护欧洲央行以及欧元声誉的意义。”曾刚表示,目前随着欧债危机再度恶化,欧元崩溃论卷土重来,这次加息不仅能够发出抗击通胀的“强音”,也能给欧元提供上行动能和信心支撑。另外,与美联储仍在继续实施超级宽松政策形成对比,欧洲央行此次加息无疑也给其本身的信誉再添光彩。

  但他同时认为,从某种角度看,欧洲央行此举的影响力可能仍相当有限,能够“撬动”全球利率走势出现根本性扭转的央行可能还是美联储。“英国央行和美联储都是较为成熟的央行,”曾刚说,他们更大程度上将根据本国通胀局势和前景来决定是否加息。另外,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多以美元而不是欧元计价,只有美联储加息美元升值才能平抑大宗商品价格以及投机资金,全球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才能从根本上得到缓解。很明显,欧洲央行在这方面的影响力弱得多,从这个层面说,这次加息对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影响力也较弱。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