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补充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有血有肉有智商的顺口溜,在北京公车数量这件事上又一次应验了。4月1日,62029这个没带小数点的数据进入了公众视野,并称这就是北京市的公车数量。恰巧当日是西风东渐而来的愚人节,故而,公众对其将信将疑。
在北京公布公车数量这件事上,现实异常瓷实,数据都精确到了个位,看上去不只是骨感,几乎有铁板钉钉的确定性;在质疑的舆论风潮中,北京财政局官员的回应证明了这一点。而理想其实只是公众的一点小愿望:公车太多,浪费太大,四个轮子上的腐败都快成官员泰然受之的基本“福利”了,这可不成,纳税人会不高兴,得改。
值得欣慰的是,公车改革是难得的官民共识,公车滥用之害,或许加剧交通堵塞倒在其次,主要是民心也堵得慌,大大不利于稳定大局,要不公车改革怎么会成为施政目标?而先破解遍布全国各地的公车数量之谜,才是车改独一无二的起点。所以,“两会”期间,北京市某副市长在媒体追问下承诺公布公车数量并称“不是难事”,当即赢得了喝彩。
面对6万多这个数据,喝彩的和没鼓掌的人,显然是一致失望了。毕竟,这与传说中的70万辆公车差距超过十多倍。但北京市财政局的新闻发言人孟景伟不这么认为。他说“6万多辆才是真实数据,这可能跟公众的猜测有一定差距,但这是事实。”70万的数据是人们根据官方报道的数据匡算得出:2006年北京曾经为某重大活动封停公车49万辆,占80%。称之为“公众猜测”,很有鄙视公众数学能力的意思。
事已至此,将北京公布的公车数据引起质疑声浪,视为北京市与公众对车改问题的认识可以用数字定量也许勉强,但在车改问题上官民共识已经不复存在还是比较靠谱的。故而,在我看来,6万多辆公车这个数字,究竟是属实还是属虚其实并不重要。窃以为,许多挺身而出为这一数据背书的论调,诸如无论数据真伪,能公布好歹是个进步、差异是因统计口径不同等等,以及积极为下一步车改建言,或者顾左右而言他,都有模糊焦点,扰乱视听的嫌疑。
当然我关注的点也未必就是焦点,不过我私下觉得那比较理想,也很直观,从6万多到70万之间,双方认识的巨大的鸿沟里面,横亘着障碍,既有上述数据真假的“诚实”二字,更为坚硬碍眼的当数“信任”一词莫属。没有诚信和互信,准确的公车数据就是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而倘若信任有加,形势显然就会好不少,至少陶渊明说过“疑义相与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