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边际革命:现代经济学的序曲和基石(下)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01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李义平

  

边际革命:现代经济学的序曲和基石(下)
边际革命:现代经济学的序曲和基石(下)
帕累托
边际革命:现代经济学的序曲和基石(下)
帕累托改进,即指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改进了另外一些人的利益。帕累托的“最适度原则”和“帕累托改进”是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它说明任何变革都必须有利益补偿机制◎现代经济学教科书无处不见“边际”概念和边际分析,19世纪70年代发生的边际革命对20世纪、对现代经济学、对现代经济运行分析影响的深远

  ◎促使“边际革命”产生的需求或动力是什么呢?这就是效用,稀少性,以及在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享受(效用)怎样才会最大,稀缺的资源怎样配置才能效用最大,它标志着经济理论的中心发生了重要的转移——转向着重于主观的因素、心理因素,着重于需求和供给并且把需求提到了空前重要的地位,而不是供给、生产和分配

  ◎边际效用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意义表现在:①在货币收入有限的条件下选择商品时按照不同商品或服务对自己的满足程度排队;②在进行即期消费和未来消费的比较时,由即期消费和未来消费的边际效用决定货币的分配;③对一定的资源的边际效用进行利用时按照边际效用的大小决定轻重缓急;④由边际效用演化出来的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等对企业管理甚有用处,是把企业管理从实践上升到理性时不能不把握的

  3)效用衡量:基数效用、序数效用及无差异曲线

  边际效用是一种主观效用,不像劳动价值论那样可以用劳动时间衡量。于是,边际效用理论遇到的障碍就是可衡量性,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之说。所谓基数效用,就是某一种物品对人的作用可以用效用单位来表示,例如,吃一顿好饭对某人的效用单位是10,读一本好的书的效用单位是9,穿一件好的衣服的效用单位是8,等等。当然,由于人们的处境、品格等不一样,如乞丐和秀才,作工的和作官的,同样的物品不同的人的评价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人的排序表上处于不同的位置。

  序数效用论则认为人们有能力按照唯一的偏好进行排队,即把对自己效用最大的排在第一位,序用次之的排在第二位,余下的依次类推。

  效用序数论是被英国经济思想史学家罗尔称为边际效用第二代的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的内容是:假定对于某个消费者来说,10斤米和2尺布共同提供的效用,同8斤米和3尺布共同提供的效用,或7斤米和4尺布所提供的效用……,都是相同的。如以纵坐标代替米的数量,横坐标代表布的数量,把这些相同的效用组合连接起来,即成一条无差异曲线。在无差异曲线上,每一点上的效用都是相等的,都是可以替代的,例如闲暇和货币收入搭配的选择。当货币对人们的收入递减的时候,人们可能多地选择闲暇。这种现象甚至可以引申出一种趋势,当社会前进到一定程度,人们将更重视闲暇,更重视对生活的享受而不是更多的货币收入。也可以解读为什么一些人在原始积累时期把对货币的追求放到一个相当高的地位,而在货币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又不惜捐献于社会,这是因为随着货币的增加,货币对他的边际效用已经递减,他们把货币捐献于社会换取某种精神享受,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选择。

  4)克拉克和边际生产力理论

  约翰·贝兹·克拉克,美国经济学家,代表性著作是1886年出版的《财富的哲学》和1899年出版的《财富的分配》。

  克拉克把边际效用理论发展到了生产力领域,区分了静态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提出了边际生产力理论,说明了要素报酬是如何决定的。

  克拉克笔下的静态经济学,是一种经济的基本要素不变的经济,是抽象了一切动态因素,如人口、资本、技术、组织、消费等变动因素的经济形态。他试图用静态经济去说明如果社会的组织方式和活动方式毫无变化,财富将会有什么变化。而他所讲的动态经济,则是引入了上述各种动态因素的经济形态。他试图通过动态经济去说明在社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社会财富和社会福利将发生什么变化。

  边际生产力理论或者概念是克拉克首创的,意指“边际劳动”或“边际劳动的生产力”,“边际资本”或“边际资本的生产力”。他用这样的概念来说明在静态经济下生产要素的回报或分配。例如,他认为,在劳动量不变而资本相继增加时,每一资本增加单位所增加的产量或效用依次递减,最后增加的一单位劳动所增加的产量或效用决定资本的利息,这就是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劳动的道理亦是如此。当资本不变时,随着劳动的不断追加而边际生产力递减,最后一个劳动追加单位的效率就是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他决定工资的多少。地租等其他生产要素的道理都是如此。

  至于利润,克拉克认为是动态经济的范畴。利润的产生和存在是在动态因素的变动下,竞争还来不及发挥作用,因而一部分先进的、开风气之先和条件优越的企业家能够获得的回报。一旦别的企业跟上来,采用了同样的新的技术,动态因素所造成的各个企业之间的差异也就不存在了,利润也就不存在了,相当于在马克思经济学中个别资本家率先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可以获得超额回报的道理。

  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理论以及用这种理论来说明分配问题,使得边际理论与现实经济生活结合得更为紧密。

  5)马歇尔:边际效用和古典经济学的综合

  在边际效用学派的奠基者相继去世以后,边际效用分析变成了公认的经济理论的基石,此后几乎完全是精练的过程。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以边际效用与古典经济学的综合为特征,对此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英国学者罗杰·巴克豪斯在他所著的《现代经济分析史》中曾经写道:“马歇尔的去世,使经济科学失去了它的最杰出的代表者。在操英语的国度里没有人怀疑他的权威;即使大陆或其他地方,恐怕也不会有人提到名人时而撇开他。在一代人中他的领导地位是确定无疑的。”([英]罗杰·巴克豪斯:《现代经济分析史》,宴智杰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43页)

  马歇尔1842年出生于苏格兰银行的一个出纳员的家庭里,1924年去世。他从小爱好数学,后来到剑桥大学学习数学,并教授过数学。他第一个提出了用“经济学”代替“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经济学时,他把数学方法、进化论、功利主义的伦理标准和心理因素等统统应用到经济研究之中,而在经济理论上,他的最大的贡献是实现了边际效用和古典经济学的巧妙结合。这一结合充分体现在他于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之中。

  均衡分析和均衡价格是马歇尔经济理论的核心和基础,边际分析在均衡分析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均衡分析旨在解决各种生产要素的定价问题,或者说分配问题,其要害则是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的平衡,即均衡价格。那么,什么是需求价格呢?它是指消费者对一定量的商品愿意支付的价格。消费者愿意支付多高的价格,取决于一定量的商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他写道:“一个人从一物的所有量有了一定的增加而得到的那部分新增加的利益,每每随着他已有的数量的增加而递减。在要买进一件东西的时候,他刚刚被吸引购买的那一部分,可以成为他的边际购买量,因为是否值得花钱购买它,他还处于犹豫不决的边缘。他的边际购买量的效用,可以称为此物对他的边际效用。”([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朱志泰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12页)供给价格是指供给者为提供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接受的价格,它是由生产该一定量的商品所付出的边际“努力和牺牲”,即边际真实生产费用决定的。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或供给价格都不只是一个,同种商品的不同的商品量各有它相应的不同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把它们分别排列起来,可以构成一组需求价格与需求量一一对应的需求表,供给价格与供给量一一对应的供给表,并由此组成需求曲线(价格越低需求越多)和供给曲线(价格越高供给越多),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就是均衡价格,即供给双方在给定的条件下愿意接受的价格。各种生产要素都有它的均衡价格,马歇尔由此解决了生产要素的定价或分配问题。均衡价格理论后来成为西方经济学的基础元件。

  马歇尔在阐述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时,为了说明价格与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关系,还提出了需求弹性理论和供给弹性理论。马歇尔首先阐述了需求的一般规律,这就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下降则对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则对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但价格的下降或上升所引起的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幅度,因不同的商品而异。需求弹性是用以衡量价格下降或上升一定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比率的,也就是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的灵敏程度的。如价格升降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就是需求弹性大,反之,就是需求弹性小。一般说来,基本生活资料的需求弹性小,即价格再高,或者再低人们也得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水平,需要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奢侈品的需求弹性大,即人们对价格反映灵敏,小幅度的价格变化就会引起大幅度的需求变化;基本无弹性之类的产品是像棺材一类的商品,谁也不会因棺材的价格下降而买几具棺材放到那儿。此外,就笔者观察,一种商品的价格对需求有没有弹性,因时间、因人而异,例如,对一般人来说,晚上公园的门票贵一点儿可能就不进了,而对热恋中的人,对公园门票价格反应的灵敏度要小得多。因此,探讨商品价格变化对需要的影响,还应当注重对该商品需求的时间和环境,时间和环境可以导致需求目的的差异。

  供给弹性则反映供给与价格的关系,用来衡量商品价格的一定比率的上升或下降,会引起多大比率的供给量的增加或减少。然而,

  供给的情况较之需求的情况远为复杂,可分作几种情况:①就短期来看,即使价格上升,供给者愿意供给,还要看供给者的能力,如生产能力、应变组织能力、储备情况及对未来价格走势的预期。②就长期来看,随着价格上涨而来的是一个扩大生产规模的问题。但这又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那些需要大型设备,而现有设备已被充分利用,短时间内难以添置的部门。对这些部门来说,则供给弹性就小。第二种情况是一些工艺简单的手工制品,可以迅速扩大生产规模,供给弹性就大。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大量的、低技术含量的重复建设的出现,也是这一判断的证明。

  消费者剩余是马歇尔提出的,后被广泛接受的一个概念。它意指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之间的差额。即消费者愿意为商品或劳务付出的价格的差额。例如,消费者买一筐鸡蛋,预计和准备付出20元,谈判的结果只付出了15元,另外5元就是消费者剩余,这5元的便宜给消费者增加了福利,带来了心理上的满足。

  6)帕累托及帕累托最适度

  罗尔认为,维尔弗里多·帕累托是边际效用学派第二代伟大作家中的最后一位。这位意大利籍的经济学家(1848-1923年),对边际效用的最大贡献,除了此前所讲的在效用序数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无差异曲线以外,还有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帕累托最适度原则”。对此,帕累托指出:“一个集体的各个成员,处在一定条件下便会享受最大限度的欲望满足(帕累托对效用的称谓)。这些条件是:不可能发现任何一种稍微离开这一状态就使他们所享受的满足增加或减少的方式。就是说,任何偏离这一状态的微小变动,必然造成一些人乐于接受而一些人难以接受的后果,即一些人享受的欲望满足增加了,而另一些人的却减少了。”(转引之[英]罗杰·巴克豪斯:《现代经济分析史》,宴智杰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27-228页)由此可以推出帕累托改进,即指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改进了另外一些人的利益。例如,现实中中国民营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是通过从总体上做大蛋糕,增量改进,非激进性等几个特征保证了改革的“帕累托改进”的性质,即在增大民营经济利益的同时,不仅不损害其他利益团体的利益,甚至会增大他们的利益,于是,改革就要顺利得多。从转型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凡是转的顺利、转的好的,也是体制外那一块发育好的,这也可以说是“帕累托改进”的事实证明。

  帕累托的“最适度原则”和“帕累托改进”是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它说明任何变革都必须有利益补偿机制。

  (选自《经济学百年》,李义平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