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晚间,央行宣布自从2011年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此,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升至20.0%的历史高位。业内估算,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能够冻结银行体系流动性超过3500亿元人民币。
此前,券商业内有说法称上周内将有一次加息,但最终落地的“靴子”为存款准备金率的再次上调。接受南都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表示,与加息相比,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相对平缓,对A股影响不大。
对A股影响有限
上周,在高达4.9%的2月份C PI同比增速公布之后,加息的传言就开始在券商与基金公司之间流传。在这种预期的影响下,上周A股市场也出现了盘中深幅的振荡。而与业界预期相左的是,上周五晚间存款准备金率被再度上调。
广东银石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丘海云认为,央行要适度收缩货币流量,也在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这次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方法,比加息要平缓一些,所以对A股影响不大。
她认为,近期日本地震对A股影响还将持续,这个可以通过港股作为一个观察窗口。据其观察,日本财团以及保险资金仍在撤离香港市场,由于国内市场相对封闭,但是日本资金回流会通过港股间接影响内地。
2月份的阳光私募亚军、深圳挺浩投资总经理康浩平也明确表示,央行调整流动性对A股基本没有影响。因为国内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不相通,货币市场紧张,资本市场未必紧张。
不过康浩平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不是货币因素,而是供求关系。中国生产能力很强,经济也运行良好,通胀是可控的,加上地产调控的见效,基于上述判断,他对A股市场的前景并不悲观。
由于政策不明朗,个人投资者上半年把握市场的难度很大。丘海云建议以防守反攻为主,控制仓位。短期谨慎,中长期可以乐观一点。
流动性仍处收紧阶段
实际上,对于A股市场来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管理层采用的手段是加息还是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而是管理层对于流动性管理的方向和力度会不会出现微妙的变化。
此前,央行在公开市场维持了数月的净投放操作,曾一度令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管理层在收紧的力度方面有所缓和。但随着两会的结束,新的紧缩政策敏感期也随之来临。不言而喻,央行此举依然意在有效调控市场流动性,并缓解市场通胀预期。
控制流动性的公开理由在于物价的上涨,但一些物价之外的因素也不容忽视。有分析认为,外汇占款过多,可能是诱发物价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动力。
丘海云分析道,自去年下半年,欧美游资比较青睐日本市场,但突发的地震可能会影响这些资金的流向,他们很可能会转战到中国,加上加息的预期,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大大增加。虽然2月外汇占款新增量降至2145亿,环比少增逾2000亿,但丘海云更担心未来的外汇占款增长。
此外,对冲大量到期的央票也是此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目的之一。截至4月30日,大约有7380亿央票到期以及2280亿正回购到期,将这部分资金重新抽回央行对于控制流动性来说非常必要。
平安证券宏观分析师何庆明认为,未来央行流动性对冲任务还难言轻松。但他预期货币调控将更多聚焦于流动性对冲,而降低实质性资金收缩的力度,加息的迫切性亦有所降低。换句话说,收紧会继续维持,方式则不拘一格。
采写:南都记者 陈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