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岩:没文化架构,人心就无所皈依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8日 23:17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李蕾 北京报道

   “中国历史上,精神价值的地位从没有像现在这么次要过。这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人们心中只有一个钱字,可能有人说这是人性所致,其实不然,这只是人性的一面,而且是恶的一面。实际上,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有情感需求,和钱无关,只是社会不允许他这样而已。”

   刚刚出版了新书《独家披露》,这是海岩第一次和别人合著一本书,也是他第一次把目光转向社会现实,转向普通人的生活细节。

  作家和记者的合作

   新作《独家披露》呈现了以祝五一为代表的一批新闻工作者的生活状态,同时以记者视角聚焦社会市井各种光怪陆离的故事。《中都时报》记者祝五一跟着老记者见习采访,深切体会到真相的价值。在对震区一幢完好教学楼的采访中,祝五一追寻到他母亲二十年前死亡的真实原因。于是一连串变故随之而来,他失去了未婚妻沈红叶,却找到了为救赎父辈的罪孽而自我放逐的方舟。他遭人陷害,又恢复清白。最终,祝五一完成了一个记者的使命,但发现自己难以承受这样的结局。

   《独家披露》是海岩、金凌云合作完成的。早在2007年,金凌云根据自己的新闻从业经历,创作了长篇小说《包在纸里的火》。海岩当时正在寻找好剧本,读了《包在纸里的火》后颇有好感。于是他找到金凌云,希望能合作改编。最终两人达成默契,先将其改为电视剧本,再由电视剧本改为小说。《独家披露》就是由同名电视剧本改编而来的小说。

   虽然《独家披露》的故事源于《包在纸里的火》,但从故事到人物再到细节,与《包在纸里的火》大为不同。“基本上只保留了《包在纸里的火》中从记者的视角出发调查事件真相的方式,还有几个次要人物的名字。此外,主人公名字、故事情节等内容全都改头换面。”

   海岩说,他之所以选择与金凌云合作是因为,虽然他有许多记者朋友,但真要写记者的生活与工作却是要露怯的,“金凌云有多年记者工作经验,还辗转多家新闻媒体,对新闻工作以及编辑部的事情了如指掌,与他合作最大的好处也在于此。”

  合作著书各有所得

   《独家披露》讲述了许多发生在报社编辑部的故事,社会百态人间万象俱在其中——劫匪劫持人质、妓女被逼跳楼、DNA鉴定、扫黄打非、大杂院邻里之间的纠葛等。海岩说,这些故事多是金凌云提供故事原型,然后由他虚构加工合成。当然海岩也会以自己的经验为金凌云把关,“比如他写警察押犯人时,警察走在前面,犯人走在后面,这显然是错误的。再比如写坏人,凌云写出的坏人怎么看都是好人。干酒店这个行业,我和形形色色的人都打交道,哪些人是什么腔调,这个我大体上了解。”

   对于两人的合作,双方都认为受益匪浅。金凌云说:“在写作中,我感觉我是审丑的,但海岩老师讲了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一句话:‘你塑造这个人,哪怕你把他当做反面角色,他也是审美的,他的骨子里,他的内心也是要审美的,更不能简单脸谱化地去塑造一个人。’所以在整个合作过程中,我的价值观都有变化,很多人都说写完这部小说后,我的个性变平和了。”海岩说:“我很在意合作的过程,虽然有些艰难和曲折,但过后想起来却觉得很快乐。”

  歌颂比揭露更难写

   虽然故事不再悲剧了,不过海岩觉得这不是屈从于市场。“普通人也是一类人,普通生活也是一种生活。而且,不管是什么题材,我都是很认真地在做。”

   在海岩看来,不管是小说,还是电视剧,都要给人向善的力量,尽管这并不容易。他说:“现在是一个审丑时代,有一个朋友跟我说,现在媒体上的新闻,大部分都是写丑的,是揭露阴暗面的,不写丑的东西,就没有人看。比如报纸上全是正面新闻,谁愿意去买报纸?现实确实如此,不过我说,还是得写好事。就文学来看,揭露和歌颂对社会、对人同样都有感染力,对揭露来说,每个人可能都有窥私欲,都有挖掘隐秘的天性,所以揭露更容易引起共鸣,而歌颂要写好就不容易了。”

   不容易,因为很难写得真实。海岩说:“真实生活中的人,往往很复杂,善和恶往往是相对的,而不是泾渭分明的,脸谱化的。怎么样写出一个真实的人,真实的生活,是创作者更需要考虑的。”

  也当一回标题党

   虽然小说取名《独家披露》,但小说中的记者祝五一并没有可以独家披露的新闻。对此,海岩笑着说,书名和小说的关系的确不大,说“独家披露”也是指小说讲述的是从事新闻工作的一群人的工作状态,确实没有独家披露的东西,“之所以这样命名,也是受到网上‘标题党’的影响。而且,从市场角度考虑,名字就是要响亮,要吸引读者的眼球。”

   海岩说,他其实并不了解记者,所以他还是把记者“当成一个普通人来写”,这部作品里面的记者和他熟悉的、帮过他很多忙的记者朋友一样,“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与海岩作品一贯以悲剧结尾不同,《独家披露》的结局不是悲剧,而是有大团圆意味,每一个人终成善果,各有归宿,当然也有一丝悲怆和遗憾的痕迹。海岩说,这样可以让读者有感叹、有思考。

   海岩表示,虽然这些年,一些记者被人诟病,但在这个群体中,绝大多数人像祝五一一样,恪守着自己的良知,“《独家披露》也是向像祝五一这样的记者致敬的作品,我试图通过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来展现新闻记者这个群体,为维护新闻真实而付出的不懈努力与忠诚坚守。”金凌云则希望读者,特别是同为记者的读者,真正地明白书中写到的新闻的最通行的准则——真实、与人为善,而且具有建设性。

  人心无所皈依

   即便是努力适应社会,但海岩也不否认文学的衰落。其实在海岩看来,不仅仅是文学,而是整个文化的缺失。

   海岩表示:“中国几十年来的经济建设,都在讲发展是硬道理,这个发展是什么,是经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那么多的社会现象,腐败、不公正、低俗、族群与族群之间的冲突,是如何产生的?是因为没有文化架构。美国建国只有200年,人家都有对国家的信仰、对生命的尊重等等,都是文化架构。我们却没有,没有文化架构,人心就无所皈依,就有无数问题出现。”

   重建文化架构并不容易。如今的振兴文化产业,在海岩看来与重建文化架构南辕北辙。他说:“振兴文化产业,不是振兴文化,实际上恰恰相反。产业的规则是市场、收入、利润,文化的标准则是精神、思想、理想和价值。越是强调利益,就和精神越远。现在我们的文化领域中,出版、影视、网络中,都是以出版量、码洋、收视率、点击率为标准的,这都是经济指标,而且是唯一的指标,如何能够承担重建文化架构的责任?”

  当爱情遇上现实

   在海岩的小说中,从来都不缺美丽纯真的爱情,然而现实中的年轻人们,爱情却总是被物质所左右,金钱、房子、汽车都成为衡量爱情的必要条件。在海岩看来,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海岩说:“爱情被物质所约束,这是文化生态、是制度的设定所造成的。可能有人觉得逐利是人的本性,其实不然,这只是人性的一面,而且是恶的一面。其实每个人都有情感的需要,这是和钱无关的。但是社会不允许他追逐纯粹的情感。”

   在海岩看来,这是特殊时代的特殊状态,他说:“200年来,中国的经济、百姓的生活水平无疑以现在最高,但不代表着就是幸福的,这还是因为文化架构没弄好。有现实作为参照,人们对于纯情的作品无非两种态度,第一种不屑一顾,‘现实中哪儿找这种爱情去?’另外一种,尽管明知现实中不存在,仍旧会向往,会羡慕。我想,有第二种想法的人,肯定是一个好人,因为他有对美、对善的渴望,这和人的本性是吻合的。”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