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贺立峰报道
近年来,天然气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不仅在工业领域表现强劲,而且天然气消费也更大程度地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也就天然气产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给予了积极乐观的展望。据预测,我国年平均天然气消费量预计在2015年前将增加143%,达到2600亿立方米。
然而,接二连三出现的“气荒”现象也给所有人提出了警示:“想要进一步加快天然气发展,必须理顺天然气定价机制,从而使整个天然气行业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我国天然气行业未能建立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定价没有以市场价值为导向,从而使市场价格不能真实的反映供需情况。同时,我们又盲目引导扩大市场需求,忽视资源成本,价格的双轨制与资源的配置失衡造成市场流通性减弱,现今的价格机制自然成为整个天然气行业发展的障碍。”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起初,我们为了提高天然气的消费量以低价为驱动力发展天然气行业,天然气消费需求确实得到了明显释放,但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是富煤、少油、缺气,天然气资源极度匮乏,定价机制又偏离市场,这就影响了我国天然气行业的正常发展。”一位行业内人士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透露。
“牵一发,动全身”,天然气定价问题已然成为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周修杰指出,定价问题导致在供应量有限的情况下需求无限膨胀,供需矛盾突出,而且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企业积极性无法调动。目前市场的价格又与国际脱轨造成了产业外围环境无法影响市场动态,这与市场的良性发展所需的环境极度不符。
然而,“气荒”现象并非一年两年,“价改”的愿望也非一日两日,但每一次即将要实行天然气价改听证会,民众的争议就很大。
全国政协常委、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就曾表示,能源价格问题不只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涉及社会民生的改善。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也曾指出,天然气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现在提价,要考虑市民的承受能力。
多家分析机构研究员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天然气价格改革是大势所趋,而且改革的需要很急迫,改革的决心一定要坚定,不能再次“望而却步”。但我们也必须处理好当前通胀预期不断升高与价格改革步伐大小的关系。
对此,周修杰认为,首先改革中应考虑各个用户阶层的利益,制定合适的整改方法;其次,考虑到市场痼疾根深蒂固,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逐步调整;再其次,多采取听证会等民众参与的方式调动民众的积极性,最后,尽量削减流通环节的泡沫,减轻民众负担,这将极大提升消费者的信心。
当然,天然气价格改革只是“十二五”时期天然气行业大发展中的一个层面,业内同样呼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在处理好定价机制的同时还要提高天然气的开发与利用率,完善天然气运输管道的铺设,合理规划天然气产业链的整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