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通货膨胀周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7日 10:10  中国经济网

  

我国通货膨胀周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资料

  通货膨胀为什么具有周期性

  物价水平的波动虽然源于多种因素,但其周期性主要源于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前面所提到的影响物价水平的第一个因素即产出缺口,也是在经济周期性波动中出现的。

  观察上图中以GDP增长率表示的我国经济增长曲线可以看出,我国经济运行周期的波峰年分别是1978年(11.7%)、1984年(15.2%)、1992年(14.2%)和2007年(13%)。经济增长率最低的波谷年分别是1981年(5.2%)、1990年(3.8%)、1999年(7.6%)和2009年(9.1%)。如果依据波峰年计算周期的长度,从1978年到2007年的29年间,总共完成了3个经济周期,周期的平均长度为9.6年;如果依据波谷年计算周期的长度,从1981年到2009年的28年间,也完成了3个经济周期,周期的平均长度为9.3年。可见,我国的通货膨胀周期与经济周期在波长上基本上是吻合的。

  从图中两条曲线的走势看,物价波动与经济波动具有高度相关性。但最高通货膨胀率发生的年份要滞后于经济周期的波峰年1—4年;如果排除价格体制改革所引发的1988年的通货膨胀,最高通货膨胀率发生的年份(1980、1985、1994、2008)也要滞后于波峰年(1978、1984、1992、2007)1—2年。这意味着,当经济扩张阶段完成并达到经济周期波峰年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水平仍然会呈现上升趋势。与此不同的是,由于最低通货膨胀率滞后于经济周期的时间比较短,通常只有一两个季度,因此以年为单位表示的最低通货膨胀率基本与经济周期的波谷年同步。据此可以得出结论:尽管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但物价水平波动的总趋势主要取决于经济波动的总趋势。也就是说,通货膨胀周期取决于经济运行周期。同时,通货膨胀总是与上一期的产出水平相关。

  在目前及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潜在产出增长率或均衡增长路径是GDP年增长9.5%左右。如果经济在这一增长率水平附近运行,就不存在产出缺口。如果把这一均衡增长的条件放宽一些,可以把我国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确定在9%—10%之间。当经济增长率低于9%时,我国经济就会出现产出负缺口并伴随通货紧缩;而当经济增长率高于10%以后,产出就会出现正缺口并引发通货膨胀。

  至于影响通货膨胀的其他因素,如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预期以及国外物价水平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经济波动的趋势一致的:当经济运行处于扩张期时,不仅货币供给量会增加,并且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也会提高;如果外国经济处于扩张期,那么,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也会更严重。

  抑通胀、保增长是今后几年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我国经济在2009年完成本轮周期的筑底之后,2010年进入扩张期,并出现了产出正缺口,经济增长率为10.3%。如果没有特别的事件发生,根据我国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经济扩张期将长达7—8年。这期间尽管经济增长速度会有波动,但年均增长率一般不会低于9%。因此,通货膨胀的压力始终存在。

  2010年,我国国际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全年净流入我国的“热钱”为355亿美元,这些需要央行增发人民币进行对冲。2010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达7.95万亿元,超出年初制定的7.5万亿元的信贷规模。显然,流动性的大幅度增长也是构成当前通货膨胀压力的重要因素。同时,目前人们普遍存在较高的通货膨胀预期。另外,2010年世界粮食减产以及目前部分石油输出国局势出现动荡,都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

  综上所述,有效抑制通货膨胀,根本在于避免经济过热。同时,需多管齐下,针对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在控制通货膨胀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持经济适度较快增长,避免矫枉过正。

  张连城 (作者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我国通货膨胀周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资料

  (责任编辑:何欣)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