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信息产业企业研发投入低 专家:国家应予以支持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7日 09:25  中国经济网

  编者按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中发挥了带头作用。“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将进一步加快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由此,电子信息产业将在“十二五”期间迎来众多机遇。

  结构调整增强发展后劲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这释放出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的信号。由于存在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电子信息产业自身也面临结构调整,突破发展瓶颈的问题。一旦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到位并实现高速增长,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拉动GDP增长的重要引擎。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空前繁荣期,从2000年产值首度突破万亿元,到2010年已经达到7.8万亿元,经济规模跃居全国工业之首,总规模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充分发挥了基础、先导和战略作用。

  目前,我国的微型计算机、手机和电视的产量已经稳居全球第一,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互联网网民人数均已居世界第一,集成电路市场规模位列全球之首,PC市场也有望成为全球第一。2010年我国软件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软件业务收入超过万亿元,达到1.34万亿元。

  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新一轮的大发展几乎已成定局,然而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肖华表示,目前我国的宏观环境虽企稳向好,但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与问题仍然存在,产业尚未完全恢复至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要进一步认清产业发展趋势,把握产业发展重点,立足长远、超前布局,以期获得持续稳定的较快增长。

  显然,“十二五”期间除了要继续做大电子信息产业,做强也是一个关键的任务。“现在我们有了外汇储备,可以利用一些在国外具有较好科技资源的企业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顾强认为,“信息产业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要增强核心竞争力。”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微博)指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如2010年美国申请专项是5万多项,我国申请的专项只有8000多项,只有美国的六分之一。”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领域。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10年底,全国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总量超过110万件,比上年增长10%以上。另据《2010年工业经济运行报告》显示,2010年,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取得阶段性应用成果。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得到大规模示范与推广应用,飞腾1000国产中央处理器成功应用于千万亿次计算机“天河一号”,高世代液晶显示面板等重大项目加快实施。

  战略布局新兴产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得到政策上的重点扶持。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深入发展,拓展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空间。国家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也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仅如此,各地把发展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进一步拉动产业投资增长。由此,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后劲进一步增强。

  随着“两化”融合渐入佳境,信息技术在各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与产业、企业、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不同层面完成新的融合。走过重点突破的2010年,8个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都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促进网络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这无疑将为‘十二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的加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院长童国华说。目前,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正加快。联想、海尔、华为等均提出新的战略方向,重点转向移动互联、服务化、云计算等新领域。

  目前,信息产业除了传统的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特性外,近年来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性。“一是高更新速度,包括技术、产品和市场的变化都极为迅速;二是高市场变化速度,最集中表现在价格的变化上;三是高技术性,无论是‘三网融合’还是‘物联网’都体现了前沿科技。”童国华认为,信息产业开始逐渐渗透到很多行业,同时信息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技术创新。

  目前,受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市场竞争激烈甚至出现恶性竞争等因素影响,信息产业尤其是设备制造业的利润日趋下降,已经影响到我国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许多信息产业类企业的研发费用占收入的比重较低,能达到6%至7%左右就算比较高的了,而国外则普遍在10%至20%之间。国家重大专项数量有限,不可能做到各个企业参与,因此希望国家在研发投入方面能给企业更多的支持。”童国华说。

  “十一五”期间,我国投入的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从1.3%增长到1.8%,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科研投入占GDP的比重要提升到2.2%。目前,美国占比是2.67%,日本是3.44%。

  随着创新力度的加大和应用的深化,信息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责任编辑:王姣雁)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