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周高见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7日 07:19  时代周报

  应该说,十二五目标顺应人民期待,值得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但是,实现的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民生并非孤立的问题,民生多艰根本原因在于错综复杂的体制羁绊,在于业已固化的利益格局。此外,民生并不等同于物质享受,当代世界普适的公民权利,中国人同样渴望拥有。这事关“使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幸福”(温家宝语)。权利不能用物质来抵偿,而缺乏权利保障的民生终究是脆弱的。

  为此,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应该承认,在如今的中国,改革已不再是“帕累托改进”,难免有人得益、有人受损。为此,每一项改革举措都必须认真对待公民权利,否则,改革可能伤及普通民众的权益,而有些“利益输送”可能假改革之名以行。

  财新观察《“十二五”、改革与公民权利》新世纪周刊2011年3月14日

  当此大国再出发的历史时刻,需要“像一个战士”那样果敢与慨然的,是整个国家。只要让改革被作为顶层设计的动力源泉去信仰,民心就一定是可以期待的,也是最值得期待的。命中问题关键之后的梦想照进现实,只是言出必行的施政实践。当然需要有细节到位的制度设计,但这都不存在任何无法克服的技术难题。必须要用不断深化的改革来聚拢民心,只有它才足以给国民注入一种更积极的念想。

  南都社论《国之命在人心,也在信心》南方都市报2011年3月15日

  从汶川地震之后,我国对提升学校和一些公共建筑的抗震能力也极为重视。北京今年校舍加固预算20亿元,这样的投入应该说是很有必要的。但显而易见,在加强校舍等公共建筑的抗震能力方面,各项工作还可以更快一些。尤其是地震多发区,如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必须尽快投入相当的经费,确保各项防震减灾工作顺利进行。

  地震面前,日本民众普遍表现出的秩序和冷静也令人印象深刻,这显然也是经过了常年的精神和物质准备。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公司,日本的抗震演练已是家常便饭。日本人也养成了很多防震的好习惯,比如家里的高柜子都会安装固定装置以防止倒塌和砸伤人等。中国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对普通民众进行抗震知识普及和避险演练也应该择机提上日程。

  新京报社论《日本大地震告诉了我们什么》2011年3月14日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