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民教养是日本灾后复兴基石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7日 00:21  21世纪经济报道

  日本人的自律性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

  特约评论员 黄亚南

  日本此次9级大地震并没有使很多建筑物倒塌,震源附近的仙台市在震后城市建筑基本完好如初,堪称奇迹。直接给日本社会造成巨大损失的是海啸,以及停电和核电站原子能泄漏问题。当然这也都是地震引发出来的问题。

  这次日本大地震后,社会秩序没有发生混乱,日本人非常有序地进入避难场所,虽然出现了一些生活用品的抢购情况,但是没有发生过一例抢劫事件。虽然日本在平时就经常进行这样的防灾训练,但是发生如此之大的地震,国民还能保持冷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不仅如此,在灾难发生之后,日本社会的注意力、舆论在抗震救灾方面达到了空前的一致。国会中正在激烈斗争的执政党和在野党都一致同意把分歧放到一边,支持政府全力组织力量抗震救灾。总体上,日本人在灾难面前显示的这种冷静而顽强的态度实际上也拯救了他们自己。日本的经济不会因此而步入更加衰退的时期。

  这一次地震出现的一个例外的问题就是核电站的安全问题。如果核电站的原子能爆炸,那么灾害就会更加扩大,而且遗留问题也比较大。但其灾难的结果还是可以估算的。因此,对日本国民来说,没有长期不稳定的心理压力,就不会因为这次地震而影响到今后的消费态度和水平。日本GDP中70%是消费贡献的,所以,国民的消费水平不受影响的话,日本经济也就不会受到很大影响。

  3月15日,日本股价大幅跌落,这主要是因为核电站的安全问题引起的。而地震、海啸本身是不会长时间地拉低股价的。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后的股价走势证明了这点。后来日本股价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是日元的升值。

  除了核电站的原子能泄漏问题,有计划的停电也给日本的经济和生活带来很大的混乱,影响到了企业的生产。地震之后,日本很多企业都停止了部分的生产。但是日本企业基本上不会因为这次地震而改变他们的发展战略,因为地震,台风等各种灾难在日本是经常发生的,这些企业实际上都有一套危机处理的系统。这样的灾害反而会更加努力地去克服困难,重振企业的。这样的事例是不胜枚举的。比如1997年2月1日,丰田汽车的主要零部件企业爱新精机在凌晨发生火灾,烧掉了全部的生产设备。这使采用零库存策略的丰田汽车不得不停止生产。为了使损失最小化,丰田汽车集团以及相关220多家企业,齐心协力,仅仅在一周之内就克服了困难,使丰田汽车恢复了生产。

  震灾之后的复兴也会使日本投入更多的公共投资。日本政府已经紧急投入302亿日元应急预算,但显然远远不够。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日本政府追加了3.2万亿日元的预算,而这次观察家们都认为超过10万亿日元的投资是必不可少的。这个规模相当于日本1990年代以来的主要经济应对措施的投入规模,通常在10万亿到20万亿日元之间。

  尽管日本地震台风的灾害经常发生,但是日本的国家危机处理系统依然不够完善,这时,日本人的自律性就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震灾之后的经济反弹能不能顺利的实现,也要看日本社会能不能保持稳定,这实际上取决于日本国民的教养。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