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十二五”指标仍偏增长 保民生须有硬保障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4日 00:03  《新世纪》周刊

  若经济增速适度放缓,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长亦难以维持高速,是否会导致政府在改善民生时心有余而力不足?

  □ 财新《新世纪》记者 于海荣 霍侃 | 文

  为

  下一个五年发展定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在2011年全国“两会”上揭盅。

   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主要任务。“十二五”规划中,体现了这一点:经济增长目标如期放缓,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约束性指标明显增加,其中包含多项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等民生指标。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如果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政府财政收入增速也将随之放缓,能否满足保障民生的需求,值得思量。各项指标尤其是“十一五”期间未能完成目标的三项指标,若要达到目标,还需要政策、体制改革的配合。

  调整评价体系

   此前的“十一五”规划(2006年-2010年),已经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人口资源环境、公共服务及人民生活四个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

   此次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指标体系出现变化,将“十一五”规划中的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合并为经济发展,新增科技教育大类,其余两大类名称也略作调整,改为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24项分项指标中,预期性指标12项,比“十一五”减少2项;约束性指标12项,增加4项。

   “指标还是偏向于增长。”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十二五”提出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指标上没有太多体现。他举例称,需求结构失衡,尤其是投资和消费失衡是中国很核心的问题,此前大家预期的消费率、能源消费总量,并未纳入指标体系;产业结构中,“十一五”规划中强调较多的传统产业升级、制造业高端发展、自主创新,在“十二五”规划中有所淡化,重点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这一增速低于“十一五”期间的7.5%,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55.8万亿元。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十二五”适当降低全国经济增长目标,有助于减轻地方政府主观抬高GDP 的压力,引导各方面将注意力转向对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视,把力量更多地投入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方向。

   “国民经济要想健康发展,必须把增长速度控制在合理的区间,经济增速过高也应该引起重视。”全国政协委员、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原总裁梅兴保认为,一定要克服各地区互相攀比经济增长速度,“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年均增速可以超过7%,而东部地区不应超过7%。”

   在放慢增速的同时,“十二五”规划加大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力度。

   资源环境大类下的8项指标中,7项为约束性指标,其中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为新增指标。“十二五”末,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提高3.1个百分点,达到11.4%,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则要下降17%。

   原有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中,污染物的种类也有所增加,除了原有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还增加了氨氮、氮氧化物,前两者的削减幅度为8%,后两者为10%。

   3月6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全国人大记者会上阐释“十二五”规划的编制思路时,特别强调,“还有一个值得向世人宣示的,就是坚持了民生优先的原则。”

   “十二五”规划纲要为老百姓列出的民生大单可概括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涵盖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住房保障、环境保护九个方面。

   上述多个领域,规划纲要都提出了明晰的量化指标。例如,到“十二五”末,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增加1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3%,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3.3%,这些都是有强制性的约束性指标。

   此外,收入分配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量化指标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目标均为“>7%”。

   王小广表示,收入指标应该强调不低于GDP增速,“如果GDP增长达到9%,现在的收入增长目标就可能低于GDP。”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认为,应该提出增加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刚性指标。“如果只是同步增长,实际上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是不变的。”他同时指出,经济增速很可能超出预期目标,应有相应的预案和应对措施,以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重民生:钱从何来

   实现民生指标,需要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真金白银的投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坦言,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将来是需要财政保障的。

   问题在于,若经济增速适度放缓,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长亦难以维持高速,是否会导致政府在改善民生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十二五”期间调结构、缓增速和重民生几大目标之间,是否有内在的不一致?

   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看来,别说年均GDP增速降到7%,哪怕降到9%,解决民生问题可能就有难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可以不作出承诺、不承担责任。即便财政收入略有放缓,只要政府真正做到民生优先,“形象工程少搞一点,政绩工程少搞一点,减少在基建项目方面的支出,应该还是可以实现这些目标的。”范剑平接受财新《新世纪》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的财政预算安排强调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思路。3月7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全国人大记者会上称,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

   据2011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草案,2011年中央财政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安排支出10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8.1%,高于中央财政支出12.5%的总体增速。预算草案指出,考虑到农业水利、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支出也与民生密切相关,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大部分也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因此,民生支出合计占中央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左右。基层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开支更高,“达到70%-75%”。谢旭人说。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崮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要更好地利用已有资金来支撑民生方面的投入。

   “十一五”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我们的分母太大了,提高一点资金使用效率,就能解决那些应该解决的问题,”刘克崮称,不需要粗放的增量,在合理的存量之下精耕细作就可以了。“外汇储备一旦花出去,其中包含的财政储备功能就会释放出来。”许善达则向财新《新世纪》记者指出了财政收入的潜在增长来源。

   通过花费外汇储备来增加进口,无疑可以增加税收。目前中国进口商品的税收收入,要高于出口同等数额商品的退税支出。2010年在贸易出现顺差的情况下,中央财政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收入为10487.46亿美元,出口货物退增值税、消费税为7327.31亿美元,两者差额为2160.15亿美元。

   即使顺差不变,进口和出口增加相同数额,财政收入即会增加。而“十二五”期间,中国外贸的着力点是扩进口、减顺差,“财政这部分超收是相当大的,每年得有两三千亿,甚至更多。” 许善达称,要实现民生支出的目标,从财政资源上不是很大问题。

   对中央政府财力不必过虑,问题很可能出在需地方政府大量投入的环节。

   住房保障是当前最能引起老百姓共鸣的民生话题,也是个大难题。对于“十二五”规划提出的3600万套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指标,王小广“很担心这个指标能否实现”。

   他的疑问是,3600万套的目标到底有怎样的约束力,是要求“十二五”末有3600万套住房竣工交付使用,还是开工?“如果只是开工,有的项目可能拖5年、甚至10年。”王小广担心,地方政府没有主动性去建保障性住房。

   即便地方政府有意愿,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钱从哪里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介绍,2011年拟开工建设的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总投资需要约1.3万亿至1.4万亿元,其中,8000多亿元由社会机构投入和保障对象以及所在企业筹集,剩余5000多亿元由中央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以及市县政府通过各种渠道筹集。

   财政预算报告显示,中央财政打算安排支出1030亿元,缺口就看地方政府各显神通了,银行贷款、信托融资、融资平台发债等,都是可选路径。

   许善达认为,各地政府保障性住房的经营方式有很大差异,融资、经营、偿还会有很多方法,各地政府要考虑本地特色,全国很难规定统一的政策。

  难点待突破

   “十一五”规划的22项指标中,8项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14项预期性指标完成11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服务业就业比重和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没有完成指标。

   过去五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累计增长2.5%,完成预期目标的83%;服务业就业比重累计提高3.5%,完成预期目标的87.5%;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累计提高0.5%,完成预期目标的71%。

   “十二五”规划中,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研发费用占GDP比重再次提出。“这两个是反映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最重要的指标。”范剑平认为,“十一五”期间有一定难度的指标未完成,“倒逼”政府下更大力气。

   未来五年的预期目标是,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累计提高4%,达到47%。

   “按照目前的趋势,很难实现。”王小广对这一目标的实现并不乐观,中国制造业增速从来没有比服务业低过,而且城市规划、政策导向都是围绕工业,大城市宽马路的设计不利于服务业发展,还有很多对服务业带有歧视性的政策,如服务业用电、用水价格明显高于工业。所以,“首先要改变重视制造业、轻视服务业的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发改委原主任蒋应时也认为,长期以来,服务业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是一些深层次的制度障碍,其中税收制度是主要制约。

   目前,中国流转税体系中两个税种并存,对制造业实行增值税,对服务业则实行营业税,以流转的全额为税基。

   蒋应时认为,这种方式虽然征收简便,但是存在弊端。首先,随着服务业分工越来越细化,流转环节增加,营业税重复征税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抑制了服务企业之间的分包、转包和外包,扭曲了市场资源的配置。其次,制造业和服务业实行不同税种,中断了抵扣链条,不利于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也限制了生产企业外购服务的需求,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另外,实行增值税是出口退税的前提,由于对服务业征收营业税,服务贸易出口无法退税,不利于拓展服务贸易。蒋应时建议,下一步改革方向应该是把服务业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分步扩围,先在北京、上海或长三角城市群试点,“‘十二五’服务业占比提高4个百分点,必须有制度环境的保证。”

   此外,彭文生建议,在一些垄断性服务行业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让民营资本在可由市场提供服务的领域有更多发展机会。

   与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的研发费用占GDP比重这一指标,过去五年的完成情况也不理想。“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是,研发费用占GDP比重提高0.4%,到2015年末达到2.2%,低于“十一五”0.5%的实际增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晓兰认为,“十一五”期间,这项指标没有完成,言外之意是科研经费花不出去,而且对花钱的效果没有很好的评估,同时科研人员的评估体系、知识产权保护和转移等一系列问题也制约自主创新。

   “如果‘十二五’期间这些问题不解决,不能摸索出一条有效的机制体制,这一目标可能还是完不成,也很难承担起引导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徐晓兰不无担忧。

   按国际标准,研发费用占GDP比重在1%以下,属于使用技术阶段,1%-2%之间属于技改阶段,高于2%是技术创新阶段。

   目前中国的这一比重为1.8%,“十二五”期间,应该还处于技改阶段,但是“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是自主创新、技术创新,“这个指标本身投入就是不够的。”徐晓兰称。

   节能减排指标也是“十一五”期间的挑战之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单位GDP能源消耗才降低19.1%,勉强达到“20%左右”的目标,一些地方还出现了拉闸限电的过激行为。

   张平在记者会上承认,拉闸限电“不是我们的初衷”,是不妥当的,今后工作中一定不能再发生类似的失误。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资源环境指标从7个增加到8个,单位GDP 能耗目标为累计降低16%,低于“十一五”期间20%的目标和19.1%的实际完成值。

   对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张平称,作为约束性指标,要分解责任,就是把节能减排的责任分解到各个地区、分解到有关企业,这是硬约束、硬要求。

   彭文生认为,在降低单位GDP能耗的同时,“十二五”首次提出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要求,也提出差别化产业政策和建立市场化倒逼机制、强化财税政策引导调节措施,“这反映出中国节能环保,在用更多的市场杠杆手段替代比较简单的行政压力。”

   “节能减排一定要用市场化、企业化的手段。”全国政协委员、环球策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国雄称,欧美国家流行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就是很好的一种手段。

   目前中国已经出现类似的节能公司,但是这些公司大部分都是小企业,存在资金不足,企业提供的技术、服务能否真正达到节能目标,缺少权威机构评估认证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加以扶持。”

  此外,野村证券亚洲区(除日本)经济研究副主管木下智夫认为,中国强调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能帮助政府在未来五年实现单位GDP 能耗继续削减16%的目标,因为在七大产业中,有四个与能源效率有关。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