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观音山》:山那边的文艺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1日 23:01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李蕾 北京报道

  文艺片和票房,似乎总有一道打不破的隔膜。然而,这种隔膜并非天然就有的,在好莱坞的类型片里,文艺片永远都占有一席之地。如今,李玉的《观音山》再次证明,文艺片并非天然和商业绝缘。

  文艺片的商业化操作

  首周末2600万的票房,让《观音山》在3月这个电影淡季里成为热门的话题,对于《观音山》来说,这无疑是个成功,对于观众来说,则是新奇。新奇的是,原来文艺片也可以这么火爆。

  这种新奇是必然的,因为很长时间以来,人们把商业片和文艺片对立起来,特别是在媒体上,文艺片似乎总是叫好不叫座的代表。然而却不知道,文艺片本来就是商业类型片的一种,在好莱坞那个以票房为唯一标准的金钱帝国中,每年都有无数的文艺片诞生,这足够说明,文艺片和票房之间,并不存在天然的隔膜,甚至可以说,文艺片本身,也是以票房为目标的工业产品。

  其实从一开始,《观音山》就是完全的商业模式。全明星式的阵容是一切成功影片必要的条件和标准,所以,明明是一个完全四川化的故事,却由没有丝毫四川背景的范冰冰、张艾嘉、陈柏霖来演绎,范冰冰刚刚夺得了东京电影节影后的桂冠,陈柏霖是新一代少男少女的偶像,张艾嘉则是老牌的大腕,三个人的组合几乎不用考虑演技就完全可以撑起一部大片了。

  在宣传上《观音山》也完全不符合文艺片的一贯风格,电影发行人透露,《观音山》在全国共做了79场宣传活动,走访十多个城市巡回宣传,营造了上百个宣传点,甚至投放了与大片规模相当的1200个拷贝。一般国产大片的宣发成本基本是控制在总投资的1/3,而《观音山》则高达700万左右,超出了影片1200万投资成本的一半,营销的阵势已经远远大于影片本身。

  孤单人生的慰藉追逐

  尽管电影上映后在观众中有很多争议,但正如制作方所说“有争议就说明有关注”,在这一点上,《观音山》毫无疑问地成功了。

  三个主角,京剧演员张艾嘉老年丧子,性格古怪,有点儿神经质,曾经自杀但没成功。范冰冰家庭变故,一面要为生计奔波,一面还要面对酗酒的丈夫。陈柏霖母亲去世,又与父亲决裂,整日无所事事。三个都市中的普通人相遇在一起,他们最初能够给予彼此的,只有冷漠和孤单,但是在内心深处,却又渴望理解和爱,渴望心灵的宁静。

  正如李玉所说:“不要拒绝陌生人的爱,这样你会得到你一生当中特别难忘的一个经历。而当你遇到痛苦的时候,当你遇到误解的时候,当你遇到失去的时候,比如说失恋,不要怕。我觉得只要心中有爱,就可以跟你所爱的这个人去共同面对未来。”

  然而,从冷漠和孤单到理解和相爱,这并不容易,现代社会是一个整体冷漠和浮躁的时代,年轻人们叛逆而放纵,成年人则更多抱怨,这是时代病,要在这种环境之中找回人心底的那一份纯洁的感情很难。

  文艺片习惯于追逐人性,李玉说这是一部拍给80后、90后看的电影,她在电影中试图寻找新旧两代人之间沟通的渠道,然而她的答案在电影中做到了,却并不意味着在现实中也能够通行。很显然,李玉的探索并未完全成功,或者她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商业片对情怀的关注

  李玉从未否认自己的商业目的,在《苹果》禁演事件之后,她也确实需要一部票房成功的电影来确认自己的价值和地位,她成功了。当然,还是用她自己文艺的方式。

  在更多中国人的眼里,文艺片就应该追问人性,探索人性隐秘和脆弱的部分,但事实真的如此么?文艺片本身就是商业片的一种类型,它和文学作品并不一样,不是导演表达自我的平台,而是获得商业利益的工具。

  如何把商业利益最大化?也就是如何获得最大的票房成绩?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观众绝大多数人共同的问题,获得绝大多数人的认可。

  全世界有无数的民族和国家,什么样的东西是所有人共有的,无非两个:命运、情感。纵观好莱坞大片,所有世界级的电影无不在这两个命题之下,不管是战争片、科幻片还是文艺片,莫不如此。比如说《2012》、《阿凡达》,甚至更加久远的《泰坦尼克号》等等,正是因为它们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共同的那一点柔弱,所以才让它们成为了世界级的电影。

  但是这种情况在中国显然是不存在的,中国导演们习惯于把文艺片和商业片对立起来,所以当年张艺谋拍《英雄》,被认为是向商业屈服,而最近姜文拍的《让子弹飞》,同样被认为是转型,姜文自己说:“拍商业片其实很简单。”这说明,在姜文的眼里,商业片仍旧与文艺片不同。

  为什么中国电影人们会把商业片和文艺片对立起来?倘若说这是为了遮掩他们的无能,恐怕有些片面。更深远的原因在于,中国文艺向来和金钱有了天然的鸿沟。

  尽管中国文化一直都有雅俗之分,但不管是雅还是俗,都不肯和金钱搭上关系,雅和俗只是传播的人群不同而已,对金钱的抵触则一样。美国人显然没有这个传统,实际上美国也没有传统,这个年轻的移民国家,把文化变成流水线上的产品,不仅为他们带来了数不尽的金钱,也把他们的文化传播向了全世界。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他们对于人类共同的命运和感情的关注,可能更大的动力是金钱。

  《观音山》只是一个开始

  如今,中国的导演似乎也逐渐有些明白了,最起码李玉明白了。文艺片从来不曾拒绝票房,它也是商业产品的一种,尽管还有些遮遮掩掩,打出“具有艺术品位的商业片”的旗号,这个词其实有些无厘头。

  在电影中,观音山是个车站,人们在这里相遇,然后又一起奔向下一站。对于中国电影来说,《观音山》也同样是一站,一个让商业和文艺回归一体的机会。在未来的时间里,两者之间的隔膜可能将慢慢消失。

  当然,这不会是一个很短的过程,《观音山》只是一个开始,李玉在电影里所关注的,也仅仅是特殊环境下少数人的情感问题,正如有观众所质疑的:“只有这样的人群才有故事可讲吗?让人觉得不真实,导演的视角为什么不能更宽、看得更多一些?如果人物命运不这么悲惨,难道就算不上文艺了吗?”

  悲剧当然是文艺永恒的话题,悲惨的人生也更容易博得观众的同情,但事实上,被同情远远比不上内心的认同,故事讲的都是特殊的个案,虽然现实中不少,但绝不是多数。电影的规律是获得多数人的认可,而不是用特殊的悲剧去博得同情。所以,只有大多数人共同拥有的感情才是电影真正应该关注的领域,在这一点上,李玉还不够,中国所有的导演都还不够,《观音山》仅仅打破了文艺和商业之间的壁垒,而要让商业电影真正关注人类命运和情感的平台,中国的电影人们需要学的还很多。那个时候,才是电影和商业的丰收时代。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