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稻葵:控制物价上涨 财政政策应更积极一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0日 21:13  中国网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

  中国网讯 (记者 梁丽霞) 2010年, “涨”字成为烙在人们心中最深的印记。进入2011年,物价高依然成为百姓心头的“痛”。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9%,通货膨胀压力严重。因此,接下来的物价走势如何,如何防控通胀成为两会上政协委员关注的话题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10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物价上涨是由国际国内两方面因素导致的∝制物价上涨,财政政策“大有可为”,应该更积极一些。

  国际国内两方面因素导致物价上涨

  谈到当前的通胀形势,李稻葵坦言,既担忧也不担忧。当前物价上涨,是由国际国内两种因素导致的。一方面是国际原油、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一方面是国内的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价格上涨及企业工资上涨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等。

  “对于国际因素,我比较担忧,因为不可控。而对于国内因素,我不太担忧。”李稻葵说,因为国内的因素有一定的把握去控制,包括国家出台很多措施去扶持和帮助农业生产。如果不出大的意外的话,农业的生产应该能够稳定住,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下降,这一点应该有信心。只要农产品的生产能够稳定住,物价上涨的国内因素就控制住了。

  加息是补救性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在兔年春节长假的最后一天发布加息的消息,宣布自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

  李稻葵认为,不能单纯靠加息应对通胀,简单地提高利率并不能解决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也不能应对劳动力工资上涨带来的生产成本上升。加息是应对物价上涨的后果,是补救性的措施,是稳定预期,帮助老百姓更好地应对通胀的压力,不是一个治本的措施。

  “尽管如此,我觉得利率还是要调。由于整个物价水平在上涨,如果利率不进行一些缓慢的调整的话,负利率的现象会影响百姓对银行体系,对金融体系的信心。长此以往,后患无穷。”李稻葵坦言,控制物价上涨,各种政策要搭配使用,因为每一种政策都有副作用,搭配使用才能把副作用抵消。“我主观愿望上希望下半年国际形势有所稳定,粮食生产的基本格局开始明朗,物价上涨的压力有所下降,这样宏观政策调整的密度和力度可能就有所放缓。”

  财政政策应该更积极

  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那么控制物价上涨还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李稻葵表示,在这方面,财财政政策“大有可为”。

  李稻葵说:“我认为财政政策应该更积极一些,帮助那些特别依赖国际原材料进口的企业应对价格上涨压力;帮助那些劳动密集型的、受到工资上涨压力的企业应对压力。比如可以适当地减税,可以搞一个企业控制成本基金,按照一定的原则给这些企业减税。从而使这些企业不再将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工资上涨的压力转嫁给消费者。这个政策可以是短期的,比如半年或一年之内,不要长期化。我特别看好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