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商寅泉:缩小差距应该有一个量化指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0日 16:02  中国产经新闻报

  文/本报评论员 商寅泉

  消灭三大差别是一个喊了几十年的口号。今年全国“两会”在热议民生问题时,仍然在为贫富差距越拉越大找不到解决办法而头痛。北京大学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透露的一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中国最低工资是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60%;中国公务员工资是最低工资的6倍,世界平均为2倍;中国国企高管工资是最低工资的98倍,世界平均为5倍;中国行业工资差高达3000%,世界平均为70%。

  观察经济问题,用数字说话最准确。仲大军提供的数字表明,中国解决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迫在眉睫。由于收入分配不平衡,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被少数人拿走了,国企高管的工资是最低工资的98倍,垄断企业的工资高出最低工资的几十倍,公务员工资是最低工资的6倍,这个差距的结果,就是使大量的财富在短时间内聚集到少数人手里,形成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公。可以说,在一个巨富产生的背后,紧跟着的是成百上千的只能为温饱而拼争的穷人。

  我们不否认,政府早就看到了这个差距,也不止一次地在重要会议公报和政府工作报告中表达出解决贫富差距的决心。但贫富差距问题的实际解决,与所表达的决心尚存在很大距离,甚至每发出一次决心,贫富差距都呈反向走势。今年“两会”前,有一个国企房地产商在被公布年薪700多万元后,还自鸣得意地说“这个钱还没有我的讲课费多”。由于没有很好的制约办法,手中握有垄断企业的高管就乘机不断给自己加薪,公务员也在连年的涨薪中成为青年就业的追逐热门。这个问题在今天已经不是只在报告中发表一番感慨的时候,而是到了需要切实拿出行动的时候了。

  制定一个量化指标,用来约束高工资无限上涨,进而达到逐步缩小贫富差距的目的,应该是可行的。我们喊了那么多年缩小贫富差距,但对行业收入、地区差别、各行业之间合理的收入比例、不同行业收入的依据标准有没有研究?从现实看,有关决策部门基本没有这方面的研究与分析,只是在盲目地表达着决心。尽快有一个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的量化指标,层级分开,年份确定,严格执行,相信会看到成果。

  现在总有一种热衷于摆困难的现象,借各种场合和媒体评论来表达形势复杂、困难如山,企求公众理解。对于困难,如果没有解决的能力和勇气,拿不出制度约束,一味地空摆困难,只能是越来越困难,只能是积重难返。贫富差距就是一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