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敞开“南大门”,开启科学前行新画卷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0日 09:49  中国经济时报

  ——湖南永州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回眸、“十二五”展望

  ■本报记者王晓红张旌■刘波

  过去的5年,永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实施“富民强市”战略,努力克服历史罕见的冰冻和洪涝灾害、百年难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和冲击,在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下,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串串数字可以佐证——

  “十一五”,财政总收入达176.98亿元,今年可突破50亿元大关;

  预计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65亿元,年均增长23.4%;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01亿元,是“十五”时期总和的4.7倍;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将达14970元,农民的纯收入4842元,较5年前分别增长94.4%、78.5%。

  “十一五”,经济发展最快的五年

  2010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将达到750亿元,比2005年的361亿元增加389亿元,总量实现翻番。“十一五”5年间GDP总和相当于“七五”至“十五”20年的总和,GDP年均增长13.4%,增幅比“十五”期间的年均增速提高3个百分点。尤其是2008年和2009年,GDP增速连续两年高于全省平均增长水平,增幅由全省的第10位上升到第5位,创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

  “十一五”,结构调整最具成效的五年

  “十一五”期间,全市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位次实现了“一三二”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产业结构优化成效明显。农产品和矿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产值均突破100亿元,率先成为“百亿产业”。

  全市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工业增加值增幅排位由全省的13位上升为第5位。2010年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5%,成长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全市非公有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97家,实现增加值136.08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工业的71%和75.6%。节能减排达到预期目标。

  “十一五”,开放步伐迈得最快的五年

  “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合同引进外资19.4亿美元,年均增长24.8%;实际到位外资13.8亿美元,是“十五”期间的4倍;内联引资项目达1600个,合同资金1230亿元。引进内资482亿元。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6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40.8%。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15251万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80%。

  “十一五”,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

  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十一五”初的43平方公里拓宽到54.81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0.4万,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27.6%提高到2009年的38%,年均提高2.6个百分点。

  全市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入249.47亿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资金1.8亿多元,共兴建各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400多处,54.6万农民告别了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全市涌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720个。农村通村通乡公路建设稳步推进,乡镇通畅率达到100%,行政村通畅率和通达率分别达到71%、99%。全市林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1949年的23.9%提高到2008年的54.3%,基本建成优质稻、果蔬、竹木等七大原料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十一五”,老百姓获得实惠最多的五年

  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可达149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42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94.4%、78.5%。

  五年来,全市共开发就业岗位26.1万个,其中新增公益性岗位4257个,安排下岗失业人员3870人,“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314万人次,年均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4.11万人,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4638928人;城镇低保人数达到115073人,农村低保人数达到298710人,“五保”供养达到4.4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总额达240亿元,比2005年增加138亿元。全市市场网点建设和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发展步伐加快。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实现24.66亿元,比2005年提高了11.8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外出及入境旅游人数大幅增加,全市旅游总收入达48亿元,比2005年增长3.3倍。城镇居民每百户汽车拥有量由2005年的0.86辆,增加到5.7辆。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37.61平方米增加到43.5平方米。

  “十二五”总体发展思路

  认真落实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的总体要求,抢抓中部崛起、湘南开放开发、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对接东盟等历史性机遇,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强基础、兴产业、建新城、重环保、惠民生,努力建设开放永州、创新永州、绿色永州、数字永州、和谐永州。

  主要目标: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递增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递增19%以上,到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翻番,地方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第二方阵前列。

  “十二五”发展战略

  1.强基础。继续完善路网、水网、电网、信息网,从根本上改善永州发展条件。一是构建立体交通网络。围绕打造湘粤桂边界区域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抓好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系统建设,加快构筑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二是强化电力能源支撑。全面抓好水电开发,加快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建设,全力争取新上核电或火电项目,实施电网完善工程,努力构建以核电或火电为支撑,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为辅助,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能源保障体系。三是改善农田水利条件。抓好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全面完成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并新规划建设一批中型水库,加强水利设施配套,建好中心城区和9县县城防洪工程。四是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围绕建设数字永州,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加快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促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全面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

  2.兴产业。一是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坚定不移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力争“十二五”期末,全市工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增加值突破65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以上,过亿元企业300家以上,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超过1000家。着力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园区平台四个方面下功夫。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一方面要加强基地建设。围绕永州特色优势,重点加强优质稻、烤烟、蔬菜、柑橘、油茶、楠竹、生猪种养基地建设,不断提升规模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整合提升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新上一批有规模、有技术的精深加工企业,创建一批名牌企业和产品。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旅游业、物流业和金融、信息、咨询等新型业态。

  3.建新城。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规划把永州作为100万—200万人口的大城市进行培育的难得机遇,精心谋划推进城市建设,努力把永州打造成湘粤桂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把中心城区打造成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绿色新城,力争到2015年,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人口突破80万,城市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做大做强中心城市,重点按照“生态理念建城,基础设施连城,特色产业融城”的思路,加快零冷两区一体化,大力实施“一轴一带一圈”战略,加快推进生态新城建设,力争三年成骨架,五年现雏形。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推动市域城镇、经济一体化。以零冷两城区为核心,加快绕城高速和区县之间的快速通道建设,打造中心城区至祁阳、东安、双牌的北五县区半小时经济圈,至南部六县的两小时经济圈,以及南六县相互之间的一小时经济圈。

  4.重环保。从今冬明春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五年绿色行动计划”,重点抓好三大工程。一是湘江源头保护工程。推进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将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5%以上。二是垃圾污水处理工程。在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市和县城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提升配套处理能力的基础上,推进重点乡镇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潇湘两水流域所有乡镇和重点村都要加强垃圾处理和污水控制。三是森林城市建设工程。加强中心城市造林绿化,逐步建成树在城中、城在林中、绿树成荫、碧水蓝天的国家级森林城市。

  5.惠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着力健全劳动保障体系、教育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住房保障体系五大保障体系。

  展望未来,永州人民豪情满怀。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和市政协三届五次会议已经绘就永州“十二五”发展宏图。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永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坚持科学发展,必将在“十二五”的新征程中再铸辉煌。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