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土地财政”改革渐行渐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0日 09:49  中国经济时报

  未来,随着资源税、房产税改革逐步到位,地方税源增加,或许可以减轻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

  ■两会后楼市前瞻(3)■本报记者周雪松

  今年两会期间,因楼市问题严峻,无论是代表委员,还是社会舆论,都对“土地财政”产生了空前的质疑。如全国人大代表高登榜认为,“土地财政”催生高房价;全国政协委员梁季阳称,“土地财政”是透支子孙的权益;而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厉以宁则指出,土地财政已走到尽头,难以为继。当前,改革“土地财政”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土地财政”难以为继

  两会期间,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开发商均表示,今年土地市场恐难出现像前些年那样的火爆场面。

  “今年土地市场将会受到调控的影响,在高压政策出台的情况下,开发商肯定会修正未来的战略,比如,原来打算拿三块地,可能变成两块。开发商的拿地节奏可能放缓。”中体奥林匹克花园管理集团(下称中体奥团)总裁陈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陈顺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今年在拿地方面,中体奥团也会“等一等,看一看”。他认为,房产市场的不确定性是导致开发商在土地市场观望的主要原因,温家宝总理日前“点名”批评开发商的道德问题,预计今年开发商会表现得更自律一些,前些年地王频出的现象估计不会出现。

  从土地市场来看,新国八条对于楼市的调控力度已经渐次传导到了土地市场,降温迹象明显显现。

  相比去年春节后3月土地市场的火爆,今年3月北京的土地市场几乎“断供”。原定于近日竞价的热门地块丽泽商务区E13、E14地块暂停交易。目前仅有3块郊区商业以及多功能用地挂牌。今年前两月,北京商品住宅用地供应和成交量与去年相比明显下降。

  在江西省南昌市,2010年地王频现,地价屡创新高,但是最近尽管土地供应充裕,不过房企拿地的热情却在减退。当地业内人士指出,与大地回春的好天气相反,南昌楼市正在遭遇一股史上最强“寒流”的侵袭,这股寒流已经开始左右房企拿地的热情与心态,渐渐向土地市场蔓延。业内对2011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增长普遍不乐观。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厉以宁明确指出,土地财政已难以为继。他说,中国的城镇化正在开始加快的进程中,但是城镇化的钱从哪里来?土地财政已经走到尽头了,不能老靠卖地来建设。

  改革呼声越来越强烈

  中国房协副会长朱中一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强调,重点应促进楼市的平稳健康发展。他告诉记者,当前确实很多开发商都在观望,这种情况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而楼市的这种状况也让他感到有些担忧。因为开发商观望可能导致未来楼市供应减少,不利楼市保持稳定。

  与其他人士相比,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开发商更关注的是未来还会出台哪些政策,两会期间,房产税走向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房产税短期内不会全面开征,一种认为目前重庆、上海两地的试点将很快在全国推广,这让开发商们心里忐忑不安。

  在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对楼市问题纷纷表达了看法。如全国政协委员、星河湾董事长黄文仔认为:“当前房价过高,地价太高是一个重要原因。”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府参事褚君浩院士认为,楼市问题背后的根源主要是土地财政。

  “要想降房价,首先要降低地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梁季阳认为,“土地财政”是透支子孙的权益,解决“土地财政”现状要依靠开辟新财源。

  最终,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楼市问题都集中到了“土地财政”上,改革呼声越来越强烈。近年来,“土地财政”被看做高房价的“元凶”?社会舆论更是将高房价的矛头由前几年的指向开发商转而指向地方政府。

  在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看来,这主要是由于现行的财税体制不合理导致的问题,但他同时也认为,地方政府需要财政收入做很多事情,除了土地批租可以绕开预算法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绕开预算法的隐形、不规范负债,这些都蕴含着极大的公共风险。而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此间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土地财政”将成为改革的对象,势在必行。

  据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两会上透露,要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并推进房地产税的改革。要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在中央统一税政的前提下,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权限。未来,随着资源税、房产税改革逐步到位,地方税源增加,或许可以减轻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