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资源型地区转型 体制突围是关键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0日 09:49  中国经济时报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复明——

  本报北京讯(记者曹英□张琴琴)“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归根结底是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的转型,这一过程中,尽管人力资源开发、创新平台搭建等工作至关重要,但只有体制突围才能创造发展机会、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能力。”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复明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目前,国家已将山西确立为资源型地区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较之于土地、资金等具体的优惠政策,其核心政策资源是先行先试、体制创新。“对山西来说,意味着在相关政策还未形成制度安排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体制机制的改革探索,也可以说露出了一个接受阳光和新鲜空气的窗口,挤开就是新空间。”张复明分析称。

  张复明认为,资源型地区转型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这一过程中只有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才能着眼于长远,激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山西要为同类资源型地区趟路、总结经验,也只有体制机制才是最具普适价值的。

  对于资源型地区而言,如何处理好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对此,张复明建议,在资源性地区转型综改区建设中,可建立矿业开发的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和相关运行机制,“比如,开发前建立生态环境评估制度,规避重大生态影响,借鉴国外生态服务等模式,为‘生态产品’付费;开发中建立即时修复制度,使回填式开采、煤水双采、保水式开采等常态化;开发后则实施矿区生态恢复制度,缴纳生态保证金。”

  而对于生态补偿的投入,张复明认为必须计入资源成本中,解决资源开发长期存在的企业成本社会化、内部成本外部化问题。“这也是调节资源收益的重要手段,产业转型最大的问题就出在资源收益上。浙江人会经商、德国人科技水平高,但他们到山西都是去挖煤挣钱,就是因为产业收益不平衡,资源收益没有得到调节,造成了产业生态条件恶化,形成了巨型黑洞,把所有生产要素都吸进去了,异质产业无法生长。”张复明说。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