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要“无感增长”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0日 09:48  中国经济时报

  ■时报时评■本报评论员柏晶伟

  9日下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透露,今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政策范围内的报销比例会提高,住院大病报到70%左右,最高支付限额,农村是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城市要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最贫困的县支付的封顶线也不能低于5万块钱。此前一天,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明确表示,民生支出将成为财政资金重点流向领域,今年民生开支将占中央财政支出的2/3左右。

  民生问题讲了多年,甚至给人以“老调重弹”的感觉,但这两则消息出来以后,还是引发了热议。舆论普遍认为,中央政府在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上的调整,开始了进行时,扎扎实实地向广大民众倾斜了。可见,这并不是一个寂寞的春天,当你老无所依的时候,你会享受到公共服务带来的实惠。胡晓义说,这两年,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这一块,增支全部大于增收,“好处在老百姓那儿。”

  “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和网友在线交流时说过,领导干部的政绩“应该以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最高标准”。按照这个标准,如果“好处”都在老百姓那儿,都在人民群众那儿,人民群众肯定会高兴,肯定会满意,肯定会拥护这个政府,肯定会投这个政府一票。

  今年“两会”的亮点之一,就是“十二五”规划明确将经济增长速度降到7%,比“十一五”时期7.5%的目标还低。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外向型经济受到沉重打击的背景下,中央政府经济减速的决策曾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人们担心每年新增的就业大军无处可去,企业效益不佳导致工业生产下滑,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影响区域差距的缩小,地方财政收支状况可能继续恶化,等等。但是相比之下,管理通胀预期、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社会改革,显得更为紧迫。经济减速,意味着不能过分地强调增长速度,尤其不能提倡唯速度论。政府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必须分好蛋糕。

  改革开放30余年,经济高增长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但我们对医疗、教育、社保等领域的投入欠账很多,尤其是在GDP挂帅下的经济增长付出了环境、资源、土地等代价。这几年频繁出现的群体性事件,就是很好的证明。经济增长速度上去了,工业园区一个比一个大,引进的项目一个比一个多,城市的高楼大厦一座比一座漂亮,马路一条比一条宽,地方政府的口号一届比一届响亮,但老百姓对此没有太多感知,有的只是物价上涨、孩子上不起学、老人看不起病、夫妻没有房子住的焦灼和惶恐……

  不久前,笔者在一个学术论坛上结识了台湾辅仁大学统计资讯系的谢邦昌教授,他说,当下在台湾做民调时流行一个词:“无感增长”,即台湾民众不满意政府部门给予他们的各种社会福利,虽然台湾在新技术产业、制造业、旅游业都有高的增长,但这些对提高民众的福利没有帮助,民众感受不到高增长的好处和快乐,因此不会把支持政府的赞成票投给政府。这似乎与我们所说的唯GDP挂帅的增长、唯速度论有异曲同工之处。

  胡晓义说,今年大病住院报销比例可以达到70%,这比以往的确是向前迈了一大步。但我们的社保毕竟是“低水平”的“广覆盖”,还有相当多的大病患者需要借助媒体,求得社会公益资助,我们并没有真正建立起完备的社保体系。

  “好处在老百姓那儿”,可以看作是政府对老百姓的承诺。如果老百姓感觉不到“好处”,如果农民土地被征用却得不到合理补偿,如果流水线上的工人10年不加薪,如果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只能在大学门外流泪,即便我们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接轨了,经济总量超过日本并且可以追赶美国了,然而,这种“无感增长”也是要不得的。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