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企公众化进程的“倒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0日 07:55  东方网-文汇报

  国美“内战”的结局有了最新版本:陈晓“离场”已成事实。一场历时近1年的股权争夺战留给我们的,自然不止于江湖“豪门恩怨”般的剧情。从国内企业的公司治理角度来看,这无疑是创始人与职业经理人交锋的经典案例。眼下,关于陈晓是否属于“失道义”的争议仍在继续,但专家认为,国美事件背后暴露出的国内民营企业在职业经理人使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现存问题却不容回避。

  失了职业经理人的道义?

  “随着陈晓离职成为事实,那些在股东大会之后,大放厥词的短见者可以歇歇了。放眼全球,没有任何一种公司治理,任由一个职业经理人对大股东进行刻意排斥的。”“按照中国的传统,陈晓已失道义,离开只是迟早的事,对于国内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来说,道德标准永远放在第一位。”对于陈晓的离开,打着“道义”牌的一方认为,陈晓之前的所作所为已偏离了职业经理人应有的轨迹。

  “胳膊”拗不过“大腿”

  在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系主任苏勇看来,中国人看问题往往按照“情、理、法”,先从情义上看,陈晓不太厚道,所以公众的第一反应,必然是对陈晓进行道德审判。但西方人看问题的优先次序是法、理、情,先从法律上看,陈晓是否犯法?再从公司章程上看,这样的治理结构对企业是否有利?然后再考虑感情。他认为,陈晓在具体的商业做法上是否符合“道德”固然可以探讨,但职业经理人若要在公司与老板之间做出单项选择时,以公司为上无疑是正确的。

  过去20年间,国内民营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与创始人的“斗争”时常都在上演。但有趣的是,职业经理人的“胳膊”却始终拗不过企业创始人这条“大腿”。这其实透露出国内诸多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现状:或是老板不愿放权,或是职业经理人还太嫩。陈晓的“出局”正是又一鲜活证明。

  重回“一股独大”老路数

  苏勇说,目前的结果对于国美的短期经营可能更有利,但对于国内民营企业的公众化进程来说却未必是件好事,甚至可以用“倒退”来形容。“陈晓的离职,加上未来可以预见的管理层洗牌,意味着国美又回到了原本一股独大的老路数。在缺乏制衡力量的情况下,国美之前所暴露出的大股东‘挪用资金’等弊病也可能卷土重来。”

  本报记者唐玮婕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