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保障房建设资金如何筹集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0日 02:42  新京报

  保障房建设已经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的施政重点之一,也是民生急需解决的问题。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数据显示,2009年300万套、2010年590万套保障房,再加上2009年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存量、扣除住宅折旧,2011年中国将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十二五”中国将完成3600万套保障房。2015年中国城镇保障房规模累计将至少达到4800多万套。这么大规模的保障房兴建计划,给数以千万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带来希望,同时也毫无疑问地要改变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势头。

  从建设情况来看,确实让所有人兴奋,但是在高兴之余,问题也同样复杂。首先就是保障房的建设资金如何获得。按此计划,今年预计需要投入资金1.4万亿元,钱从哪儿来?针对这个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昨日表示,完成今年1000万套的任务,有8000多亿是通过社会机构的投入和保障对象以及所在的企业筹集来的。剩余的5000多亿资金,将由中央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以及市县政府通过各种渠道来筹集。(据3月9日新华社)

  由此引申出另一个问题:从哪儿筹集?此前,全国政协委员、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表示,地方财政应该作为投资主力,银行只能是配合,否则会形成新一轮平台贷款。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常委、原重庆政协副主席陈万志则指出,中央已经明确,土地出让金净收益10%必须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土地出让金的净收益大致在30%到40%。去年的土地出让金是2.9万亿,算下来其中可用于保障房建设的不足1200亿,离1.4万亿的差距很大。这意味着,依靠卖地收入难以支撑保障房建设,而银行贷款也同样难以满足。

  令人关注的是,日前,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两大保险巨头掌门人杨超和马明哲,不约而同地在提案中建言:让保险资金参与保障房建设。马明哲还建议政府对保险资金参与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给予一定的税收支持政策,减免相关税负,提升保险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从表面上来看,保险资金对投资保障房建设积极性非常高,保障房建设资金缺口问题有望得到解决。然而保障房建设的特点,以及目前保险公司与银行身处的金融环境,决定了在配套政策出台前,保险资金也难以完全弥补保障房建设资金缺口。

  不过,真正的问题在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如何提高地方政府建设保障房的积极性,才是保障房建设具有可持续性的动力所在。可以看到,2008年在保增长的压力下,一些地方政府迅速把保障房建设用地改成商品房用地。数据显示,2006年—2009年,上海、北京、杭州、武汉、深圳等城市保障性计划几乎无一完成。保障房是针对中低收入者提供的一种福利,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未建立切实可行的措施要求地方政府提供可观的配套资金、为金融机构或民间资金提供合理投资回报的制度之前,保障房投资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投资回报也难有保障。

  此外,随着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着“未富先老”的局面,社会保障资金的需求将大幅提高,因此寄希望于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来缓解保障房建设的资金问题也不现实。财政投入将不得不成为最大的来源。当然,我们都知道分好蛋糕比做好蛋糕要难得多。如何让需要保障的人获得保障,这才是一个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周子勋(北京 媒体从业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