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改革动力源自民众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9日 09:54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南瑞

  自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十年间,改革浪潮曾突飞猛进过,也曾曲折迂回过,不同阶段的改革有着不同形式的动力和阻力。改革开放的前十年是阻力较小、动力最足的时期。农民要吃饱饭、城市居民要改善生活、党和政府要摆脱经济困境,三股力量汇聚在一起,成为最强大的改革动力;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十年,政府成为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民众渐渐淡出舞台,在高速发展经济压倒一切的形势下,民众的利益受损,不再是改革的动力源泉;改革进行到现在,动力发生了大动荡、大分化。各种经济、社会、政治矛盾突出,社会阶层断裂,各方需求难以整合为一股力量,有待在新的改革目标的召唤下进行重组和整合。

  中国经济时报:与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热潮相比,如今的改革形势有什么变化?领导人在改革中所起的作用是否一样?

  张占斌:80年代的改革是群众自发的,从下往上渐进式地推动改革。那时因为刚开始探索,很多问题都需要突破,所以热情高涨,动力十足。改革进行到现在,比较容易改的都改得差不多了,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阶段,我认为今后的改革应该加大从上往下的推动力度,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有些重大的疑难问题,不能完全单靠地方、行业和企业去探索,那样成本太大,中央应当统一协调研究,加强整体方案的出台、配套和设计。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领导人在改革中所起的作用都是领导、支持和鼓励。现在的改革较之初期更难、更复杂,所以对改革方案的鉴定和选择,要求领导人有更高的鉴别能力。另外,改革可能会导致部分行业、地区利益受损,这就要求领导人要有应对风险的能力。

  刘永佶:首先要弄清一个根本问题,即改革的主体是什么?这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但却是改革的根本所在。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社会的主体是劳动者。改革并不是要改变社会制度,而是在初级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对现有制度的完善,为此,主体问题相当重要。主体主导着改革,改革的目的也由主体决定。在中国,改革主体应该是劳动者,改革的主力也是劳动者,改革的动力就是主体的主力作用的发挥。

  改革形势的差别在于,70年代、80年代刚开始改革之时,中国人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所以当时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温饱问题。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故改革的新目标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由此进一步发展。一个国家的富强不是体现在GDP和高楼大厦上,而是体现在劳动者的技术水平上,技术水平就是劳动者的技能。虽然中国现在已经超过了日本和德国,但是这两个国家都是靠工人的技术来立国,从这一点来衡量,我们比不过人家。所以我认为,下一步的改革要进一步从温饱转向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民生问题是从属于这个目的的,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条件。只有提高劳动者的地位才能提高素质和技能,反之亦然,形成良性循环。所谓可持续发展就体现在劳动者的素质技能不断提高上,而且劳动者的技能本身是可以不断积累的,提升的价值也非常大。中国已经崛起,而国际威胁仍然存在,只有把劳动者的技术水平提上去,才能立国,才能在世界范围内保持大国、强国地位。政府应当意识到这一点,把改革方向调整到这里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提高,GDP必然会提高,幸福感也会提高,民生问题也会得到改善。

  丁宁宁:80年代的改革,属于增量改革,蛋糕做大了,人人都能分到一点,所以并不存在激烈的社会矛盾,也没有造成明显的阶层分化。现在由于利益分化,收入差距拉大,导致蛋糕虽然越做越大,但有的人不但吃不着,连原来的利益也受到了侵害。改革永远都是要为绝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服务,所有的改革都必须围绕这个核心。

  中国经济时报:改革中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现在是改革的动力还是阻力呢?

  张占斌:不能笼统地说改革中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是动力还是阻力,富了的人有可能成为动力,也可能成为阻力,穷人里面也是既存在动力也存在阻力,情况比较复杂,很难清晰界定。改革到一定程度以后,会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在成为既得利益者后,改革的积极性将下降,甚至有时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不希望改革。

  刘永佶:富是相对的,所有人都平等地富起来是不可能的,但在社会地位平等的基础上,提高素质和技能却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改革中先富起来的这部分人,有的靠合法经营致富,他们的利益应当得到保护,而且也应发挥他们在改革中的正面作用。另一些人不知道是怎么富起来的,也不知道富了以后该干什么,炒房、买奢侈品、向外国迁移、转移财产,这类人对改革没有正面作用。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应当引导和保护前一部分人,使得他们在进一步的改革中发挥作用。

  中国经济时报:每项新政策的出台,都会引起一定的争议,这是否说明当前正蕴藏着一股巨大的改革动力?哪一部分人是推动改革的主要力量?

  张占斌:目前,政策出台后引发的争议确实越来越多了,这说明经济发展,市场化加深,利益群体分化严重,民众的想法不再像以前那么单一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争议之中确实蕴藏着巨大的改革动力。

  至于说哪些人是推动力量,哪些人不是推动力量,不好划得那么清晰。比如,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工进城,这就是一股改革的推动力。进程的农民工希望城乡统筹发展、户籍改革、医疗保险等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些希望都是改革的动力。虽然农民工作为个人不可能去跟政府提要求,但他们通过实践活动推动着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的深入进行,乃至推动政治改革走向深入。政策有争议,说明改革进入了深水区,难度加大。邓小平曾说过,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的情况是水已经很深了,石头都摸不着了。从这个角度上讲,改革就需要政府的决策水平更高,要考虑到各种政策的叠加影响。积极点来看,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改革的推动力,但在推动改革的过程中,可能每个人的角度和着重点不一样,改革者之间可能也会产生矛盾。这几年,政府也想加大力度改革,温家宝总理多次在讲话中提出,要把政府改革作为改革的关键环节和核心环节,这就意味着上层希望能通过政府推动改革,包括政府自身的改革。而政府改革要依赖其他改革的配套,依赖全社会对改革的共识,如此才能进一步推动改革。

  刘永佶:中国当前的社会经济问题比较复杂,人们对利益的关注度提高了,对改革和政策也更加关注了,这是改革的潜在动力。政府的政策想不让人反对是不可能的,它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领导人要考虑对历史负责,也就是对这个时代的广大劳动群众负责,这更是对改革的主体负责,只要这个做到了,就在历史上站住了脚。如果只为少数人服务,永远站不住脚。

  丁宁宁:出台的政策有争议很正常,因为社会已经分化为不同的利益集团,在这种情况下,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倾听大部分公民的意见,将其作为改革的方向和动力,而不要被少数利益集团的声音所左右。房改出了那么多政策,但不管穷人还是富人都有意见,这是现实存在的矛盾,相关部门必须认清改革的动力就表现在这些矛盾上,有了矛盾才会有进一步去改革的决心。改革是探索,每一步都可能存在失误,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纠正,不可能出台的每项改革政策都正确。如果政府以改革名义推出来的政策,大多数公民都不认同,那就说明这项政策错了,错了就要改过来。在这方面,政府应当更有气度,公众也应当更有包容心。

  ■参与嘉宾: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张占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丁宁宁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永佶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