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行业委员:利率市场化要求银行深度调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7日 01:25  经济参考报

  记者 张莫 孙韶华

  停滞不前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再次起步。“在人大审议的‘十二五’规划(草案)当中,关于‘深化金融改革’的章节里列明我国在下一个五年所要推进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其中就包括进一步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实现存款保险制度。”全国政协委员、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6日在政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记者会上说。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来自银行业的诸多政协委员对此高度关注,并就其改革路径和前景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利率市场化的要点是体现金融机构在竞争性市场中的自主定价权,在当前环境下,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已经成为各方人士的共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苏宁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推进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过去几年,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一直在前进。据了解,在外币方面,2004年前,我国已经分几步放开国内存贷款利率;在人民币方面,2003年之前,银行定价权浮动范围只限在30%以内,2004年,贷款上浮范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7倍。2004年10月,贷款上浮取消封顶,下浮的幅度为基准利率的0.9倍。与此同时,允许银行的存款利率都可以下浮,下不设底;另外,在企业债、金融债、商业票据方面以及货币市场交易中,全部实行市场定价,对价格不再设任何限制。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此前曾撰文指出,在贷款利率基本由市场决定的情况下,可允许存款利率向上浮动一定幅度。存款利率上浮可首先在具备了财务硬约束条件的金融机构中试点,逐步将加息预期转变为市场定价。这样,既有助于改变负利率状态,抑制通货膨胀,也能有效推进利率市场化,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银行业的高管们普遍认为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今年,银行业的发展第一是要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利率市场化要求银行必须要进行深度调整,关键在于改变原来的经营模式和商业模式。”全国政协委员、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认为,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早晚都要走这条路。

  也有不少银行家不赞成渐进式的改革方式。“利率市场化或将在整个市场的范围进行,不应该某个银行先市场化而别的银行不市场化。”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则建议,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应给予中小银行一定的政策倾斜与支持,给予中小银行一定的差异化优惠政策,如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率、差别化资本管理要求等。同时,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适时引入一些创新型的金融产品,同时给予中小银行先行先试的机会,促进中小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

  这些声音反映出银行对利率市场化的不安心态,毕竟这一改革真正动了银行业的利润蛋糕。“我们逐步推进的利率市场化是制度改革,对银行业影响相当大,因为毕竟现在银行主要靠息差获取利润。”全国政协委员、招商局集团原董事长秦晓说。

  据统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通过中间业务获得的收益只占整体收益不到20%的比重。但是对欧美国家的银行,甚至我国香港地区的银行来说,这一比重都在35%以上,甚至达到50%左右。利率市场化意味着银行利差收入的缩小,而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将非常巨大。“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肯定要调整,避免完全以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模式。浦发银行会尽量提高非利息收入的比重,减少盈利对利息收入的依赖。增加中间业务和非利息交易的收入。”全国政协委员、浦发银行董事长吉晓辉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苏宁还建议,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一些配套措施,比如说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设。因为,利率市场化以后,可能会加大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也很可能使一些经营不太好的商业银行出现破产。如果没有一个存款保险制度来支撑的话,就会产生一些风险。另外,监管部门要加大宏观审慎监管的力度,对系统性重要性金融机构,要有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防止所谓“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机构有道德风险。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