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利比亚会成为“下一个伊拉克”?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5日 12:22  中国经营报

  和静钧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3月1日在国会外交委员会听证会上承认,如果美国和国际社会漠视利比亚当前的乱局,利比亚将可能拖入一场更具灾难性的“内战”。同一日,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把利比亚驱逐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决议,之前安理会也公布了针对卡扎菲及亲信的国际旅行禁令和资产冻结令,并决定把利比亚境内所发生的“反人类罪”行为提交给国际刑事法院调查。

  现在浮出水面的问题是,随着国际干预、大国干预、甚至是国别干预等外来压力的上升,利比亚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伊拉克”。从诸种因素判断,这样的担忧无疑是多余的。

  与伊拉克禁飞区法源不同

  美国国防部部长盖茨和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日前表示,军方已向奥巴马总统提交对付卡扎菲的多个行动方案和应变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在利比亚领空上划出禁飞区,以阻止忠于卡扎菲的军队对平民和反对派进行“空中屠杀”。在利比亚开始骚乱之时,传出了卡扎菲派遣飞机狂轰示威抗议者,有飞行员拒绝执行命令而驾机或弃机叛逃等新闻。

  比较来看,利比亚禁飞区与伊拉克禁飞区法源是不同的。伊拉克禁飞区的划定,来源于萨达姆头脑发热侵吞科威特的一次失败行动,从防御性的禁飞到最后成为推翻萨达姆政权的军事行动,是个渐进的过程,历时超过十多年,而利比亚可能出现的禁飞区,来源于“人道主义”的先发制人式直接性保护,它的禁飞直接隐含了军事进攻的授权,也就是说,禁飞真正实施之日,就是发动对卡扎菲“斩首行动”开始之时。

  目前摆在美军面前的一个切实问题反而是技术性问题。卡扎菲拥有一支实力超过当年萨达姆的伊拉克的空军以及地对空防御导弹系统。在美国发动反恐战争之时,卡扎菲以反恐盟友的身份从欧洲和俄罗斯购进了大量先进武器,现在这些武器和战斗平台反而成了美国和北约发动军事行动的心腹之患。由卡扎菲儿子赫米斯和女儿艾莎的军官丈夫统率的50000多名陆军、18000多名空军和8000人的海军,其战斗力并不低。在美国财政预算减赤压力大增的情况下,五角大楼会巧妙地把利比亚危机视为游说国会增加军费预算的好机会,美军有迫切展开行动的冲动。

  与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不同

  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之前,伊拉克并无内战,而利比亚目前就是处于一种准内战的形态。截止到3月2日,忠于卡扎菲的军队开始反攻反对派控制的一些军事设施,如军用机场等。内战的产生,证明了国内已经有一股足以对抗当权者统治的新生力量的存在,而且这一股力量目前在马格里布和中东是受欢迎的力量,从黎巴嫩公开表明支持利比亚反对派的立场上看,卡扎菲作为大中东权威人物形象已经如碎玻璃一样散落一地。

  由于利比亚存在的“庞大的反卡扎菲力量”并非是单一政治派别领导下的力量,他们的分散性、甚至是相互冲突性,使目前利比亚国内最大的力量持有者依然是卡扎菲,卡扎菲还有各个击破的机会。

  目前备受关注的是利比亚第二大城市、利比亚石油重镇班加西的控制者。他们已经建立了临时政府,尽管其合法性目前还不充分,但至少可以逐渐扮演与外部力量沟通的角色。据称,美国和欧洲国家正在尽一切办法与大大小小的反卡扎菲力量的领导人通电话、写信,目的就是摸准这些分散在各部族各城市的力量的最后诉求,以便对形势进行全面评估后确定最后能收拾残局的代理人。

  这一点与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不同。美国推翻萨达姆之前,伊拉克内部几乎找不到一支公然反萨达姆的政治力量或军事力量。直到美国推翻萨达姆之后,反对派力量才回到伊拉克,从一片废墟上建立代替原政权的力量,结果代价高昂,伊拉克陷入了血腥的教派冲突。

  所以,利比亚即便是一场内战,也将是一场“可控的内战”,因为内战在最终推翻卡扎菲之前就已经发生,这使反对派各种力量有大量的空间和时间对未来国家权力安排作出妥协,从而很快渡过民族和解的困难期。

  与美国驱赶萨达姆的“大势”不同

  金融危机使美国等一些主流经济体通过货币宽松政策而向全球输出通胀,导致许多国家陷入不稳定状态,但这不是唯一解释马格里布和中东剧变的理由。从远在马格里布地中海南岸的突尼斯巨变到今天革命之火烧到了波斯湾南端的阿曼,说明这一场革命对于这一地区有其普遍性和必然性,而这一大中东的地区国家政权结构要么就是威权主义的专制世俗政权,要么就是中世纪式的君主专制国家。所以,这一场革命,更多可以视为阿拉伯民族自我觉醒后的力量复兴。

  这样的大势判断,与当年美国驱赶萨达姆之时的“大势”,截然不同。美国以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武器危害美国国家安全为由发动了战争,阿拉伯国家大多敢怒不敢言,袖手旁观者众。但是,今天针对卡扎菲,美国即便不出手,阿拉伯国家也已经明确划出了耻与其为伍的道德界限,阿盟开除了卡扎菲的利比亚会籍。

  这样,如果萨达姆还有“垂死挣扎”的道义空间,卡扎菲并没有,目前依然存在卡扎菲自行离开利比亚的可能性。最近,菲律宾的马科斯夫人也出来劝卡扎菲学当年其丈夫,呼吁其自行离开利比亚,以平息国内动乱。假如卡扎菲和其子女认为离开或能换得安全保证,那他们就会自行下台,不必非得等到美军出手轰炸。有传卡扎菲正往私人飞机里装黄金,或飞津巴布韦流亡,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是“保石油”而不是“抢石油”

  有一种说法是,美国军事干预是冲着利比亚高质石油资源而来的,所以与伊拉克战争无异。这样的说法或许只对了一半。

  卡扎菲统治下的利比亚,石油尽收国有,这对石油为主业的东部部落,如班加西等地区的部族而言,是非常令人不愉快的利益分配。但国内石油利益重新洗牌,理论上不影响石油输出进入国际市场的份额,利比亚高质石油大都出口至欧洲,美国几乎没有在利比亚占得石油利益。这一利益格局,与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也是不同的。美国可以为了伊拉克石油打一场消耗战,但美国不大可能为了石油在利比亚打一场与伊拉克战争同规模的战争。

  美国在利比亚的行动,如果真有石油因素,那也只是一场“保石油”而不是“抢石油”行动。假如欧洲断了利比亚的市场,那么欧洲就会在美国垄断的市场里加剧与美国的石油争夺,从而危及美国的石油既得利益。现在石油期货价突破100美元,中东动荡也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石油产量,欧佩克的产能潜力一时也不可能填补利比亚高质原油市场的漏洞。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3月2日发表一篇专栏文章,质问美国奥巴马政府在应对中东形势之时反应过于缓慢。文章称,参议员麦凯恩怀疑美国政府正在为“不行动”到处找理由。正如《时代周刊》博客上一篇评论文所言,美国对于“推翻一个专制国家易,建立一个民主替代政府难”的经历,仍久久不忘,这使美国本该可以发挥更大角色的地方,自我退缩了。

  在确保美国侨民基本撤离利比亚之后,奥巴马政府日前开始通过制裁和援助两方面措施下重手干预利比亚局势。此外,一些美国专家也担心陷入长期内乱的利比亚沦为国际恐怖势力新的“温床”。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罗伯特·丹宁指出,一方面,不排除“基地”组织趁机渗透;另一方面,包括“利比亚伊斯兰战斗组织”在内的一些利比亚本土伊斯兰极端组织也很有可能“死灰复燃”,趁乱起事。利比亚也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也门或索马里。

  作者为财经媒体专栏作家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