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节目单收藏,听一座城市讲她过去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4日 07:04  理财一周报

  老上海花费16年收藏近7000张演出节目单,“抢救文化艺术品记录”

  节目单收藏,听一座城市讲她过去的故事

  理财一周报记者/陆斯嘉

   2011年2月23日,《东方早报》刊登了一篇名为《1962年,一个上海影迷的美好时代》的文章,记录了在“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的年代,一个上海初中生每个月从三五元零花钱里省出钱看电影的点滴。

   作为中国电影诞生地,上海曾给一代影迷留下了青春记忆。而您知否,上海作为中国交响乐的发祥地之一,也早已把“历史的旋律”刻入无数张薄薄的纸片中,那就是“音乐演出节目单”。

   辛卯兔年2月的一个午后,记者走进上海一位节目单收藏者吴文龙先生家中。吴先生在过去16载里,收藏了近7000张中外音乐演出节目单。他的卧室摆设极简,四十多个节目单收藏纸盒让记者印象深刻。随手从一个纸盒中拿出几张节目单,吴先生就能讲述藏品背后的故事。

   午后的阳光照在泛黄的节目单上,记者聆听吴先生讲述老上海的故事。

  节目单1:1942年“上海交响音乐会开幕”

  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上海交响乐团前身

   清朝末期,上海最早出现了西式管弦乐队,开始是由外国人组成的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也就是现在的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可以说上海是中国交响乐发祥地之一。

   吴先生介绍,这支从1878年起就建立的交响乐队(前期称上海工部局乐队),历经雷穆萨(1878-1880)、维拉(1881-1905)、布克(1906-1918)三个时期。

   到了1919年9月1日,时年41岁的意大利音乐家梅·百器接任上海工部局公共乐队指挥,乐队从此进入了一个长达25年的辉煌时代,即“梅·百器时代”。乐队在“梅·百器时代”蜚声中外,被称为“远东第一”。1922年,梅·百器将乐队的名字由“上海工部局公共乐队”改为“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

   吴先生手中拿着一份1942年6月18日的节目单告诉记者,“随着战争的炮声,梅·百器行将走完他最后的交响里程。我到上海档案管理局查过,当时日本人冈崎胜男接替工部局董事会总董职务、寺冈洪平接替了董事局总办职务后,在1942年3月25日的一次董事会上,做出了一个决定:‘通知音乐家们,在合同期满后不再展期’。期满以后,‘董事会对工部局管弦乐队的义务将终止’。”

   1942年5月1日,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宣布解散。6月7日,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在梅·百器的指挥下,于兰心大戏院举行了最后一场告别音乐会,历时61年的中国工部局乐队就此结束。

   工部局宣布乐队解散后,然而乐队中的音乐家们并没有散去,指挥了23年乐队的艺术大师梅·百器指挥没有走,当了20年左右的乐队首席阿里戈·富华也没走,他们在等待新的接替者。就在此时,日本音乐家们接管了这支乐队,这些音乐家在上海成立了一个音乐团体,名叫“上海爱乐社”。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原工部局这支乐队幸存地保留了下来。

   仅过了10天,1942年6月18日,上海爱乐社在南京大戏院(今上海音乐厅)举办了“上海交响音乐会开幕式”,指挥仍由梅·百器担任,原乐队首席阿里戈·富华教授开始列入了指挥的行列,另外还有马哥林思基先生。

  节目单2:中国歌舞剧社演出中国第一部音乐剧《孟姜女》

  背景:宋庆龄主持音乐剧《孟姜女》演出,募捐文化福利基金

   1946年3月27日,在兰心大戏院举行了一场由中国福利基金委员会主办的演出,目的是为救济贫病作家、艺术家,募集文化福利基金,宋庆龄女士亲临并主持了这次演出。演出剧目为:阿父夏洛穆夫作曲并导演的《孟姜女》,号称“中国第一部音乐剧”。

   该剧于民国34年11月25日在兰心大戏院首演。演出后,国民党特工人员要剧社负责人说明剧社的背景。为了摆脱国民党特务的纠缠,民国35年2月上旬,中国歌舞剧社社长袁励康曾到中国福利基金会请求宋庆龄的帮助。同年3月2日,宋庆龄写信给袁励康,决定在同年3月27日、28日,由她主持《孟姜女》演出,募集文化福利基金。

   准备演出期间,宋庆龄多次到兰心大戏院观看排练并勉励演员。同年3月10日晚,中国福利基金会与剧社联合在上海大美电台为《孟姜女》义演进行宣传。同年3月27日,宋庆龄出席并观看了首场演出。

   宋庆龄就是手持这份节目单观看演出的,出席观看的还有宋美龄、孔祥熙、在沪美军高级将领、苏联武官以及各界名流。两天演出,共筹得文化福利基金约8000美元,所得款项分别交给中华全国文艺协会、中华全国木刻协会等数十个文艺协会。义演结束后,中国福利基金会向演出人员每人赠送《孟姜女》演出纪念章和封面上有宋庆龄英文签名的《万里长城》英文说明书。在给剧社社长的说明书上,宋庆龄还用英文写着“给袁励康先生”。

  节目单4:1950年中国作品演奏会

  老市长陈毅:交响音乐是全世界的共同艺术财富

   1951年2月5日的上海市人民政府交响乐团举办了一场“1950年中国作品演奏会”,演奏的曲目全部是中国作品。节目单正面印着“上海市人民政府交响乐团第五十五次演出”。上海解放一年多就演出了55场,演出频率之高,真是难能可贵。成就这份可贵的正是时任市长陈毅同志对乐团的扶持。

   当时,新旧政权交替期间,文教军管会有人认为,“花钱养这个洋玩意有啥子用?”说它是“文化侵略的产物”,加上乐团还有三分之一是外籍人士,他们演奏的都是那些听不懂的“洋腔洋调”,便擅自决定将乐团解散。

   陈毅慎重地听取了诸多专家的意见后,找来市宣传部长夏衍同志说:“交响乐团是个好东西,这个乐团为啥子要解散嘛?交响乐是文化,是艺术,是武器,就看你演奏的是什么东西。用一些外国人怕啥子?这些人也是艺术家,你可以让他们为我们服务嘛。你赶快下命令,把它收回来!” 他还感叹地说:“交响音乐是全世界的共同艺术财富”,“上海这样的城市,也应该有自己的交响乐团嘛!”

   就这样,交响乐团被保存了下来,并留用了包括当时的乐队指挥富华在内的19名外籍乐师。乐团也由原先“上海市政府交响乐团”改名为“上海市人民政府交响乐团”。

   为改善乐团糟糕的排练条件,陈毅与市府秘书长商量,“要是安排不出房子,那就把你的或者我的房子先让出来!”由于陈毅的过问与催促,乐团终于搬进了一座花园洋房。陈毅还十分重视交响乐团的建设与发展,决定培养自己的指挥,1950年10月8日,原小号演奏家黄贻钧先生登上了指挥台,成为了新中国上海交响乐团第一任中国指挥,陈毅亲临上海兰心大戏院观看演出,以示支持。上海交响乐团也就此结束了外籍指挥家指挥这个乐团72年的历史。

   1954年,陈毅被调任至中央,离开了他曾一手扶植过的上海交响乐团。然而上海人民没有忘记他,特别是上海音乐界及音乐爱好者们没有忘记他。他的名字与上海交响乐团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的那句“交响音乐是全世界的共同艺术财富”的名言,已永恒地镌刻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文化历史的丰碑上。

  节目单:5:华东音乐家协会主办顾圣婴钢琴独奏会

  顾圣婴:黑白键上凝重而洗练的诗意

   吴先生告诉记者,2007年时他写的《纯洁无瑕钢琴诗人顾圣婴》一文发表在《音乐爱好者》杂志上,当时他只收集到5份顾圣婴演出的节目单。现在他已经收集到了15份顾圣婴演出的节目单。

   顾圣婴,纯洁无瑕、琴艺超群,由于“文革”期间受不公正的家庭成分的影响,承载着过多压抑和血统歧视的苦恼。她多次被造反派揪上了批斗舞台,承受人格上的侮辱。

   一天,顾圣婴在上海交响乐团的“批斗会”上遭到野蛮殴打与侮辱,被揪着头发,被抽打着耳光……当天晚上,她与母亲、弟弟一起打开煤气开关自杀,当年她才30岁。

   吴先生感慨,人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位顾圣婴,失去的更是有着无法替代的演奏风格的一位天才钢琴家。郭伯农先生曾用“凝重而洗练的诗意”评价顾圣婴的风格,他说:“这种风格不是朱利亚音乐学院可以培养出来的。”

   吴先生珍藏着顾圣婴当年留下的一些录音,从中感受到“凝重而洗练”的诗意。当人们再次回顾顾圣婴昔日所走过的岁月,它可唤起对法制社会的渴望,唤起对生命的珍惜和对邪恶的憎恨。也许这是我们纪念钢琴家顾圣婴最现实的意义。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