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工信部定调工业转型升级 战略新兴产业成发力重点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2日 00:35  通信信息报

  工信部预测2011年工业增速在11%左右,工业增速或达到10年以来最低点。工业增速让位于经济结构调整,为信息产业带来发展空间

  本报记者 李晓玉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共同发布了《2010年工业经济运行报告》。报告显示,2010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3%,比上年提高9.3%。

   在国内工业经济面临人民币升值压力持续增大、通胀压力上升等诸多问题之下,工信部预测2011年工业增速在11%左右,我国工业增速或将达到10年以来最低点。工业增速让位于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成为2011年经济发展的关键词。作为两化融合的基础和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信息产业将因此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同比提高9.3%

   报告显示,2010年,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增速同比加快4.7个百分点。预计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将从2005年的7.72万亿元增加到16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1%以上。工业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0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3%,比上年提高9.3个百分点。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2010年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为十一五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不仅实现高速增长,还成为中国经济抵御金融危机的中流砥柱。

   从经济规模看,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经济总量超德日,位居世界第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7983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6至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2%,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而且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4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

   从经济结构看,调结构、转方式是十一五工作重点,期间我国经济产业结构持续改善。十一五期间,全国淘汰炼铁、炼钢、焦炭、水泥落后产能分别为11170万吨、6860万吨、10380万吨、33000万吨;消费工业保持平稳较快运行态势,效益状况明显改善,外贸出口持续回升;区域间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2010年,东、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9%、 18.4%和15.5%。

  信息产业加快恢复

   报告指出,在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和外需市场逐步回暖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步入恢复性增长阶段,总体上呈现前高后稳态势。两化融合迈出新步伐,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举措开始步入试点阶段。

   首先,电子制造产业发展良好,并呈现新的消费倾向。2010年,电子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9%,增速同比加快11.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同比增长57.7%。具体而言,2010年生产彩电1.18亿台,手机9.98亿部,微型计算机2.46亿台,均名列全球第一。软件产业收入超过1.3万亿元,增长31.3%。整机产品升级加快,平板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明显。液晶电视、3D电视、平板电脑、3G手机、智能手机等成市场热点。

   其次,两化融合迈出实质性步伐。在八个城市开展“两化”融合试验区效果明显;三网融合的12个地区试点工作稳步推开。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电子商务、通信等的繁荣带来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移动支付、3G等走入大众生活中。据统计,2010年全国电话用户和网民数分别从2005年的7.4亿户、1.11亿户增加到11.5亿户、4.59亿户,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从136G增加到1499G;电子商务交易额从1.5万亿元增加到约4.5万亿元。

   在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方面,集成电路企业整合趋势明显。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取得阶段性应用成果。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3代移动通信TD-SCDMA得到大规模示范与推广应用,飞腾1000国产中央处理器成功应用于千万亿次计算机“天河一号”,高世代液晶显示面板等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大规模集成电路关键技术研发取得新进展。

   工业增速让位于调结构,信息产业迎发展空间

   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市场需求乏力,加之贸易环境复杂多变,我国出口面临压力陡增。同时,工信部运行检测协调局副局长肖春泉表示,“一些主要经济体采取的经济刺激政策,导致了流动性泛滥,可能会引起国际金融市场汇率波动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持续增大。”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工信部预测2011年工业增速在11%左右,我国工业增速或将达到10年以来最低点。肖春泉透露,“去年的节能减排风暴给中国工业企业一个强烈的信号:在调结构的大背景下,工业和经济的增速可以为之让步。”在这种大趋势下,“十二五”将成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乃至经济战略性转型的关键时期。

   整体而言,国家加大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将之作为国家产业政策的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要手段,这为电子信息产业带来很大的市场空间。

   近日,工信部进一步表示,将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一方面,“十二五”时期,工信部将把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两化融合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工信部将引导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和上市融资等形式做大做强,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在信息产业诸多细分领域中,物联网、智能电网、光伏、云计算、LED、电子商务等或迎来快速增长期。

   从微观层面,随着资源成本、原材料价格成本、人工成本等的不断提高,工业企业面临长期成本压力,“增效”成为增强市场竞争力关键。企业利用信息化、自动化等提升效益、效率和效能的过程中,信息产业将因此受益。尤其是在国家鼓励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务的情况下,软件服务、工业设计、信息服务等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将获得长足发展。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