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央企发言人直面公众压力与动力并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1日 01:47  第一财经日报

  《第一财经日报》调查显示近80%电话通畅

  马可佳 何天骄 王佑

  一直让公众觉得有些神秘的中央企业,如今正在走向更加透明和公开。

  近日,国资委网站正式公布了120家中央企业(共121家央企,其中中国国新控股无信息)的新闻发言人信息,他们的姓名、职务、办公电话、手机、邮箱等被首次全方位披露。国资委还同时要求,央企公布的电话须保证在办公时间内有人接听,接收到的传真和邮件要尽快回复。《第一财经日报》就此对名单上的所有人士都进行了电话和邮件联络。

  “透明度”,这个标准,在2月22日国资委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被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反复强调。他认为,近年来国资委一直致力于推动企业内部改革,使内部机制进一步市场化,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系统,保证透明度,更有效、更科学地考核和评价。至今,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框架已基本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用人机制已逐步建立,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也得到进一步规范。

  邵宁认为,透明度是国资委推进央企改革的重点内容,国资委成立以来,一直积极推动中央企业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制度。从2008年6月开始,国资委便开始研究制定相关规定,以推动中央企业建立规范有效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而此次,国资委不但公布了120家央企新闻发言人的联系方式,而且还要求中央企业公布的电话保证在办公时间内有人接听,接收到的传真和邮件能尽快回复。

  一位国资委内部人员告诉本报,近年来央企的舆论环境不好,在企业社会责任和信息透明公开等方面多受舆论诟病,因此在王勇接替李荣融担任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后,就对央企信息公开等方面做出布置。并希望改善舆论形象。

  公共事务专家舒可心对记者表示,央企多是各支柱行业的垄断性公司,央企形象从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形象,如果央企给公众的感觉是透明和公开的话,整个国家的形象也会随之更为积极健康。

  本报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央企的电话有人接听,且态度和蔼并热情。同时,多位新闻发言人也坦言,公布信息之后,动力与压力并存。

  调研测试回复率高

  2月22日一早,本报首先按照国资委公布的邮箱,对120家央企邀约采访,2天时间内的回复邮件为30封,占比为四分之一。

  设置为自动回复的有第一重型、神华集团等4个邮件地址,而中国黄金集团、中广核、中国中纺、上海贝尔、中国节能环保、珠海振戎、新兴际华集团等20家央企也在当天及时回复。

  中广核集团公司新闻发言人刘开新、中国钢研科技副总经理周康、中国节能环保董秘兼总法律顾问张超等,都在收到邮件的第一时间,向记者详尽作答。

  邮件发出的第二天,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中石油、乐凯胶片等公司也同样有认真答复。另有一些央企表达了“可随时电话询问”、“因出差望另约时间”的想法。而个别央企发言人则表示“需先向领导汇报并视情况回复”。

  2月22日~24日三天,记者也分别拨通了所有120家央企的联系人电话,接通率为80%左右。本报调查发现,大部分座机及手机号码,是国资委给出的新闻发言人本人电话,也有少部分电话号码为新闻发言人的“受理人”、办公室同事或其秘书。少数新闻发言人的手机占线、无人接听或为秘书等他人代接。极个别人则对记者的问题仍会采取“踢皮球”和拖延、推搪的方式。此外,属制造业的某央企的发言人手机号码已处于停机状态。

  良性互动

  在本报记者使用电话及邮件采访过程中,近半数新闻发言人都较为热情,部分人士当听说记者想了解他们被公开信息后有什么感受时,都积极回复。

  中材集团新闻发言人曹永胜在2月22日晚上9点接到采访电话时,耐心地告诉记者,去年国资委要求各央企上交新闻发言人的联系方式,“过了一段时间后,国资委方面也告诉我,将要公布每个企业的发言人名字及电话、邮箱。现在,你们也看到了详尽的名单。”

  华侨城集团公司总裁办行政总监关山在接到记者电话时正开着会,他特意走出办公室接听。虽然在国资委公布新闻发言人的短短几天内,关山已接到几十个询问电话,但对于记者来电,他依然热情。

  他说:“公布新闻发言人是一件好事,可以在央企和媒体之间建立完善的沟通渠道。如今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央企肩负着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新闻发言人应顺应现代企业的发展变化,作为企业和公众之间的桥梁,更好、更及时地对社会发布企业信息。”

  当天下午,尽管有会议,张超还是与记者交谈了近半个小时。张超对记者的问题回答详实,语速流畅。直到记者问完后,张超还不忘补充了一些观点。开完会后立刻回复记者电话的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规划运营部主任、股份公司董事会秘书王计平,也用带着略感疲惫的声音和记者交谈了许久。

  在谈到国资委公开信息的初衷时,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副总经理王采就认为,这对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是有益的。

  刘开新表示:“对于信息公开工作,我们一直遵循国家各项法律和制度规定的各项原则,以满足政府部门、股东方、客户、合作伙伴、投资者、媒体、周边社区等各利益相关方的知情权为目标,该公开的坚决公开,不适合公开的通过加强沟通等形式向媒体和公众解释,并加以反馈。”

  国家电网公司发言人尹积军就表示:“要通过媒体向社会公众公开信息,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国企的改革、发展和进步。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主动发布信息、接受舆论监督的必然选择。”

  刘开新则认为:“随着核电及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和作用不断提升,媒体和公众对我们企业的关注度会越来越高。为确保媒体和公众及时了解我们的情况,中广核集团每年都定期组织召开记者招待会,面向国内外媒体和记者提供新闻采访和信息服务,主动公布核电站运行业绩,通报机组安全生产和企业发展情况。”

  倍感压力

  周康表示,新闻发言人是代表企业公开发布新闻信息,回答媒体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处置新闻事件的代表。央企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和责任,与一般企业的新闻发言人有所区别,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发布的新闻信息更需要准确、亲民、负责任。信息公开后,对企业的发展有作用,一是企业需要更加积极回应媒体和社会对企业的关注,一言一行更需要代表出资人的利益,二是央企需要创造更大的业绩不辜负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

  “在保障群众知情权的同时,增进公众对企业的了解,加强和公众的沟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周康认为。

  基于这样的考虑,对于被公开了手机和邮箱的新闻发言人来说,不少人感觉压力更大了。

  乐凯胶片总经办副主任朱海河说道,央企的新闻发言人和其他企业新闻发言人在履行职责方面都是一样的,只是央企大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及关键领域,社会影响面大,公众关注度高,因此,工作量相对大一些。

  “我的感觉是6个字,使命,责任,压力。”中国中钢集团公司董事会秘书李可杰对记者说,中钢原先就与本报有采访互动,(发言人)信息公开后,和媒体沟通的渠道被巩固和加强了。

  张超则表示,公开联系方式后,“在信息披露上不仅要及时,更需要谨慎。对于新闻发言人来说,首先,要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可以对外公开的信息;其次,要迅速把媒体公众反映的情况及时向公司内部反馈并及时给予答复。”

  他还强调,由于央企规模较大,旗下有很多上市公司,央企对外发布信息的时候不能与旗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相冲突,这需要央企发言人及其团队投入更多的精力在信息披露上,因此感到压力更大了。

  (本报记者曹开虎亦对本文有贡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