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分析称大宗商品价格仍将高位运行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8日 21:17  中国财经报

  持续旺盛的消费需求成为最大推手,短期调整难改

  陈克新

  2010年,中国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中心测算,全年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比上年上涨15%以上,其中进口平均价格涨幅超过20%。一些重要大宗商品价格,包括期货与现货价格,均跃上了新台阶。新年伊始,国内外大宗商品继续演绎扬升行情。其中国际市场铜价格曾经突破1万美元/吨,国内天然橡胶价格刷新了4.2万元/吨历史新高,铁矿石到岸价格也逼近200美元/吨关口;螺纹钢主力合约价格跃上了5000元/吨,比2010年最低价位上涨3成左右。

  从这些商品价格的运行周期来看,虽然其价格强劲上涨要告一阶段,今后涨幅明显趋缓,并且会出现短期向下调整。但是,由于长期深层次因素发生作用,主要是需求与成本支撑力量依然强大,年内整体价格水平呈现高位运行态势,不会出现大的转势。

  持续旺盛的消费需求

  消费需求是一个不断地、长期起作用的最大推手,决定着世界范围内未来数年,甚至十数年的大宗商品行情趋势。全球大宗商品需求所以持续快速增长:

  一是由于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多。据有关资料,世界人口将在2011年结束前突破70亿整数关口。世界由60亿人口增长到70亿,仅仅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人们很快就会见到80亿人口。如此庞大并且不断增长的人口规模,对于矿产品、农产品等大宗商品需求的持续增长是不言而喻的。

  二是世界人口大国相继进入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两化”时期,由此产生了对于大宗商品的巨大消费量。据测算,2010年全国9种重要大宗商品的表观消费量不会低于60亿吨,比上年增长15%以上。其中粗钢表观消费量5.99亿吨(工信部测算),增长6.1%。如果将同期中国4300万吨左右的出口考虑进去,2010年中国全口径的粗钢消费量(含出口,下同),将不低于6.3亿吨。预计2011年中国大宗商品需求量将达到70亿吨,比上年增长10%以上。其中全口径粗钢消费量将向7亿吨靠拢。预计今后10年内,中国粗钢全口径消费量(含出口)将会达到9亿吨。

  中国钢铁生产与消费的双双持续增长,势必引发对于铁矿石的巨大需求。据海关统计,2011年1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6897万吨,环比增长18%,同比增长48%,刷新月度历史纪录。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同样因为经济快速增长,也显著提高了大宗商品需求。为此,印度开始对于本国铁矿石出口逐步收紧。预计在不远的将来,印度将会从当今世界最大的现货铁矿石供应国,转变为重要的净进口大国。届时,国际市场中国铁矿石采购,将会遭遇印度的有力竞争。其竞争力度,也会大大超过现阶段的日本钢铁企业。

  三是欧美经济巩固了复苏势头。尽管遭遇了债务危机,2010年欧元区经济仍然增长1.7%,预计新一年内其增长水平将高于上年。日本也度过了最困难时期。前不久,美联储上调2011年经济增长预期,从去年11月份的3.0%到3.6%上调至3.4%到3.9%,表明美国经济正在强劲复苏,经济基础更加牢固。包括欧美经济在内的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势必相应增加大宗商品需求量。

  各项成本大幅增加

  这里所涉及的成本,包括国内生产成本与进口成本两个方面。如上所述,自去年以来,中国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不断杨升。据工信部报告,2010年我国进口铁矿石价格从1月平均90美元/吨攀升至年末的145美元/吨,上涨61%,今年1月份又环比上涨3.7%。不仅是铁矿石,其他所有矿产品、农产品、金属的进口成本都持续性大幅增加,当然要推高大宗商品的国内销售价格。

  国际市场大宗商品进口价格高位运行,导致进口成本增加,除了需求旺盛外,更在于各国货币的竞相贬值。现在世界贸易的不平衡,已经引发了各国贸易政策的剑拔弩张。一方面,美国等贸易逆差国希望增加出口来帮助恢复国内经济,另一方面,贸易顺差国则不希望他们的出口商因此丧失竞争优势,而获得这一竞争优势最快捷的办法就是货币贬值。比如近期越南元自贬。尤其是世界最主要的储备货币——美元更是贬值大趋势难以扭转。各国货币的竞相贬值,势必导致纸币的对于大宗商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结果就是所有大宗商品价格一齐飙升。

  从国内生产成本来看,除了一些老的成本增加因素外,今年还将涌现新的成本增加因素。最主要的是有两股力量推高工资成本。一是物价上涨及其继续上涨预期,产生提高工资的普遍要求。二是现阶段“农民工”不再“过剩”,出现了沿海城市与内地企业、采矿业与农业(含养殖业)争夺劳动力的局面和趋势,最后导致整体商品工资成本的上升。

  另外连续加息也增加了大宗商品产业链的资金占用成本。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内金融机构一经连续三次上调利率。预计年内还有可能继续加息。金融机构连续多次提高利息水平,一定会抬高整体社会的资金运行费用,当然也包括大宗商品产业链成本,包括从上游到下游,从生产、流通、到最终销售各个环节的成本,并且最终会反映到销售价格上来。

  石油价格大幅补涨,会向其他大宗商品成本产生传导。与目前大多数大宗商品价格,已经达到或者越过历史高点不同,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至今仍在90美元/桶左右徘徊,距离147美元/桶的历史高位还有很大差距。这就使得新一年内石油价格有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补涨”,并成为国际资本的狙击对象。有分析认为,2011年石油价格将达到或超过100美元/桶,也不排除重返历史高位的可能。石油属于最基础的原材料及动力产品,而许多大宗商品,比如金属、矿石等,都是高能耗产品,有的自身就是重要能源产品之一,彼此间关系密切。如果2011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幅补涨,达到全年均价90美元/桶,甚至更高的平均价位,势必会带动所有能源产品价格上涨,进而通过动力、物流、燃料、原料成本向金属、矿石、粮食、油料、橡胶等商品销售价格进行传导。对此影响不可小觑。

  大宗商品何时转势

  由此可见,虽然因为前期大宗商品的快速大幅上涨,积累了较多的市场风险,导致短期内向下调整。比如1万美元/吨的铜价格、4.2万元人民币/吨的天然橡胶价格、200美元吨的铁矿石价格都缩小了进一步的上涨空间。但另一方面,由于需求与成本两个方面长期利多因素的支撑,大宗商品年内价格水平依然高位运行,不会出现大的转势。

  整体大宗商品何时转势,全线深幅跌落?不是现在的问题,也不是年内的问题,甚至也不是明年(2012年)上半年的事情。现在讨论还为时过早。初步分析,可能在2013年下半年。

  (作者单位: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